第二十七章 教廷(三)

第(1/2)页

  在教宗圣彼得的号召下,无数平民、奴隶揭竿而起。
  他们当中有人是为了信仰,但不乏有投机者看中了教廷的影响力,希望打着教廷的名头在这乱世之中崛起。
  起初,暴动很轻松的就被统治者镇压,刚刚还在田里的劳作的农民怎么可能是各国身经百战的士兵的对手。
  现在大陆上可是群雄割据,各国不会去养和平年代那种老爷兵的。
  这种情况很快得到扭转。
  红衣主教德米尔接受教宗圣彼得的任命,全权处理一切与“反抗君王暴政”有关的宗教事务。
  圣彼得的任命再一次凸显了他的识人智慧。
  过去几年里,德米尔一直在圣彼得的示意下秘密推动各种战争,暗中干预战争的走向。
  他是商贩之子,父母早逝,在收到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之前,一直靠摆摊存活。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需要在治安官、流氓地痞、竞争者这些人的压迫中存活,在这混乱的社会里寻找到生存的夹缝。
  他早已练就了一双看穿人心的眼睛,知道如何去顺势而为,逆势求存。
  这种能力在他毕业加入宫廷之后再次得到充分锻炼,若非圣彼得的来信,德米尔或许早已能成为一国宫相,架空王权的那种。
  作为一名魔法师,他在学院第一届弟子中的表现只能用合格来形容,相比赛莉卡这种天赋型选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作为一名政治家,德米尔无疑是乌尔第二世那般擅于权术的君王式人才。
  德米尔认为现在这种无组织无纪律,只凭借一腔热血或者所谓信仰的反抗毫无意义,那是在白白送人头,消耗教廷的有生力量。
  他开始强调神职人员对各种起义和暴乱活动的领导权,继续扩大基层神职人员数量,让神职人员入镇下村。
  一切活动需要在神职人员的领导和组织下进行。
  “我们完全不需要让每一个神职人员都是修行者,例如一些村庄和稍小的镇子里可以让一些忠于神的长者来担任牧师。”
  大量非修行者的神职人员开始涌现,在这个王权不下乡的年代,教廷先一步将手伸向了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在德米尔的指导和统一调配下,虽然各种暴动活动通常还是以失败告终,但又完全是另一种局面。
  他认为,神权的本质是信仰之争,目前还不需要上升到攻城拔寨的地步。
  既然如此,面对统治者的军队,完全可以让神职人员和信民众的骨干先撤,暴乱民众就地解散,藏军于民。
  等敌人退走后,再卷土重来。
  这是无奈之举,力量悬殊如此巨大的情况下,现在的教廷常规力量根本无法和敌人正面作战。
  一切需要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
  愿意参加教廷领导的起义军团的民众增长数量开始大幅超过各种镇压中死亡的人数。
  教廷的信仰者和可以组织起来的民兵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各个国家的统治者发现,自己境内的暴动越镇压数量越多,不镇压不行,镇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