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第(1/2)页

第二天。

        凌晨五点,江慧就起床了。

        她悄悄地拿了钥匙,打开厨房的门,从商城里买了新鲜的瘦肉和五花肉来做肉馅。

        她怕剁肉馅的声音会吵醒妈妈和妹妹,想着如果有后世的绞肉机就方便快捷多了,也不会吵到别人,效率还可以提高很多。

        她一定要多多赚钱,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如果以后的食品生意很好,她再考虑开一家食品厂,做速食产品。

        但现在就算她想得再多,想得再好,还得手工来剁肉馅,做包子。

        想着时间还早,江慧先做韭菜鸡蛋包子,还有奶香馒头,这两种不用剁肉酱,不怕吵到妈妈和妹妹。

        一个小时过后,一锅韭菜鸡蛋包子和一锅奶香馒头都出笼了。

        江慧这才开始剁肉酱。

        果然不出她所料,她一剁肉馅,那“嘚嘚嘚”的剁肉声,就把叶凝香给吵醒了。

        叶凝香立刻想到了大女儿昨天说的话,她赶紧起了床。

        走到厨房一看,果然看到大女儿正在那里拿着刀剁肉馅。

        江慧看到妈妈果然醒了,朝她笑了笑,“妈,是不是吵到你了?”

        叶凝香摇了摇头,“没有,这都六点了,我也该起床了,我先去刷牙洗脸,一会儿来帮你。”

        “好。”

        江慧很快就剁好了肉馅,叶凝香也洗漱好了,过来帮她一起包包子。

        叶凝香看到江慧的每一个包子都塞了不少的肉馅,有些肉疼地说:“慧慧,我看墟镇上的那些包子,都没有你包的这么多肉馅,你塞这么多肉馅,不会亏本吧?”

        江慧笑道:“妈,我们不会亏本的,顶多也就少赚一点。您想想,如果我们要做长久的生意,那就得真材实料,童叟无欺,这样别人才会相信我们,才会继续买我们的东西。”

        “你看那些做生意弄虚作假,骗一个算一个的,你去买了一次,发现不对劲,肯定不会再去第二次,对不对?”

        叶凝香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做生意确实要有良心,不能弄虚作假,行吧,既然不会亏本,就按你的办法来。”

        叶凝香本来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她只是没嫁对人。

        这些年,生活的磨难生生把一个水灵灵的女子,折磨成了一脸憔悴疲累的中年妇女。

        叶凝香在娘家的时候,日子过得很不错。

        叶父是煤矿的小领导,叶母是村里的妇联主任。

        她的上面还有一哥一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她是老三。

        大哥去当兵,提了干,转业后分配在省城的公安局上班,娶的嫂子也是省城人。

        二姐则嫁到了市里,托她夫家的关系,在市里的一家幼儿园当老师。

        小弟高中毕业后,叶父花了一笔钱,给他买了一个工作名额,去了市里的机械厂上班。

        这些年,也幸好有娘家人一直在贴补叶凝香,要不然,叶凝香的日子还要难过。

        江慧也一直记着外公外婆、两个舅舅和大姨的这份情谊。

        她爸爸这边的亲戚,就爷爷和一个堂伯母是比较有人情味的。

        其他的叔婶都很冷漠,他们家有困难,他们从来不肯援手相助。

        叶凝香要借钱的时候,要么回娘家借,要么跟堂伯母借,要么去跟她打杂工的包工头借,再以工抵债,或卖猪还钱。

        这个年代的女性,想要一个人撑起一头家,真的太艰难了。

        当然,别人肯借是人情,不借也是道理。

        江慧不怪他们人情冷漠,只是有些寒心。

        但她一直都相信风水轮流转的道理,只要她肯努力,总有一天能赚到钱。

        今天你对我冷漠以对,也别指望以后我会热情对你。

        事实证明,前世的她后来有钱了,这些亲戚也敢厚着脸皮求上门来,想要跟她借钱,想要她帮各种忙。

        江慧当时直接回他们,“阿叔阿婶,当年我们家有困难的时候,求你们都不肯帮忙,今天你们有困难,也不要来找我,对不起了!”

        这一番话,堵得他们哑口无言。

        虽然事后村里传出一些风言风语,说她有钱就翻脸不认人、眼里没有亲戚朋友什么的。

        但江慧已经在鹏城定居生活,她完全不在意这些人说什么闲言碎语。

        江慧的原则就是:你在我落魄时帮助过我,我有出息了,一定还报你的人情。

        但你若对我不好,也别指望我会对你好。

        村里现在也有不少“恨人有、笑人无”的小人,这也是江慧为什么一开始想要低调发展的原因。

        叶凝香看到她包好一个包子,江慧都已经包了好几个,不禁惊叹,“慧慧,你现在可真能干,妈妈都省了好多心。”

        江慧安慰她说:“妈,昨天我多做了二十多个包子去卖了,赚了差不多两块钱呢。”

        她可不敢说赚到四块多,毕竟她是借助了商城的便利,才能赚那么多,经不起外界的人推敲。

        她又接着说:“今天我们做多一点,应该能赚到差不多二十块钱,如果天天都赚这么多,那我和妹妹的学费您就不用愁了。”

        叶凝香一脸惊讶,“真的假的?卖个包子一天就能赚这么多啊?”

        江慧笑着点了点头,“是啊,你可别小看这个买卖,只要手艺好,卖个茶叶蛋都能发大财呢。”

        叶凝香笑道:“你开什么玩笑呢,卖茶叶蛋都能发大财,那不是谁都去卖了。”

        江慧可没有跟叶凝香开玩笑。

        前世九十年代的时候,就流行过一句话,搞科研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就业难,工资也低,待遇也没有后来那么好,看到做生意赚钱,很多公职人员纷纷辞职下海。

        有人说,九十年代做生意的人,就像是站在风口上的猪,谁去做都能飞起来。

        其实不是的,很多在九十年代的人,因为眼光、格局和运气,做生意照样亏得一塌糊涂。

        只不过相对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