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无川不成军!苏正要收编川军!(加更,求订阅)

第(2/2)页

      驻守在这里的是川军独立营,人数比普通的营多一点,大概是七百多人。

        苏正走进了藤县,看到了许多川军士兵,装备都是比较落后,使用还是汉阳造老套筒。

        并且因为缺乏军粮的缘故,各个川军士兵的身材都是比较瘦小,营养明显不良。

        至于草鞋和烟枪,这也是随处可见。

        果然川军的装备实在是太差了。

        很快,苏正来到了川军独立营营部,见到了川军独立营营长李德明。

        李德明看到苏正的到来,微微一笑的迎了上去,道:“苏营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都是在晋西北一带混的,李德明自然是知道苏正。

        特别是苏正一战歼灭了两百多个小鬼子军官,斩杀了三个鬼子少将和天皇外甥,这让苏正在晋西北声名大噪,一战立下威名。

        作为川军独立营营长的李德明,自然大概知道八路军独立营的战绩和军功,内心也是十分尊重苏正这样的抗日英雄的。

        川军出川的唯一目的就是抗日!

        不把鬼子赶出zg,誓不回川!

        这是川军出川前的誓言。

        许多川军士兵在好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这个誓言。

        所以对于抗日打鬼子不含糊的抗日英雄苏正,李德明自然尊敬。

        在得知苏正前来,李德明第一时间选择见面。

        苏正拱了拱手道:“李营长客气了,你我都是为了抗日而战的战士,那都是自己人,和自己相处,自然不用客气!”

        虽然这是苏正第一次见李德明。

        但是因为看过《川军团血战到底》这部电视剧,所以苏正对于李德明也是十分了解的。

        李德明是芙蓉城人,今年大概是28岁,绰号“明娃子”。

        此人出身富贵之家,他的家庭是芙蓉城中一个大盐商的庶出的少爷,妥妥的富二代。

        虽然是庶出,但是家庭背景确实很强,毕竟是盐商,那可是赚钱的买卖。

        不过李德明的母亲确实出身寒苦之家,只是这个盐商家的三姨太。

        因为李德明的母亲性情温良善良,并不擅长勾心斗角,所以在妻妾成群带着封建色彩的富商家庭中,那是处处隐忍,小心的应对大大小小的事情。

        也就是如此的环境下来,李德明性情刚烈,经常会挺身而出的保护自己的母亲,因此也是遭富商家庭其他公子哥的欺辱和排挤,并不受代价,所以就参加川军报国了。

        李德明虽然是带着江湖气息,甚至有点兵痞的感觉,但是却是一个血性方刚的热血男儿。

        0

        川军的这个独立营参加抗日后,也算是屡建奇功,转战晋鲁,壮怀激烈,顽强战斗。

        在这之前,川军独立营击毙了鬼子少将,营救过韩家寨乡亲,帮助过八路军,偷袭过敌人的机场,誓死血战到底。

        李德明尊重苏正,苏正同样也尊重李德明的这支川军部队。

        旁边胡子拉碴的中年男子道:“嘿嘿嘿苏营长说的对,我们大家都不要这么客气了!”

        “苏营长,你好我是独立营参谋孟光德。”

        苏正点了点头:“你好!”

        对于孟光德,苏正也是十分了解的。

        抗战全面爆发,川军奉命出川抗战的时候,孟光德原本是退伍在家不想在参军的。

        不过他在村子里有一个喜欢的人。

        是一个寡妇。

        这寡妇告诉孟光德,如果想要娶她的话,那么就需要四十块大洋当彩礼。

        其实,寡妇根本不喜欢孟光德,之所以提出四十块大洋当彩礼就是为了不想嫁给他,故意设置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的就是让孟光德死心。

        毕竟四十块大洋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属于天价彩礼了。

        为了迎娶寡妇,孟光德就把自己的全副身家拿了出来,发现还是少了十块大洋。

        所以孟光德就再次的返回了部队。

        而且川军出川打鬼子的话,那么每个人每月的军饷还加一个大洋。

        于是就这样,痴情的孟光德为了能够赚钱娶寡妇就再次回到了部队再当兵。

        按照孟光德的想法,只要赚够了十块大洋就立马回乡娶亲。

        然而打到了现在,回川的日期依旧是遥遥无期。

        李德明望向了苏正道:“苏营长,你的英雄和战绩是在整个晋西北都传遍了,打小鬼子是一点都不含糊啊,我李德明是相当佩服!”

        “不知道苏营长此次前来藤县有何指教呢?”

        能够见到抗日英雄苏正,这是让李德明有些激动的

        ps:为自动订阅加更感觉没人看过这部抗战剧啊个自动订阅。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