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迎新晚会

第(2/2)页

盈地站在那束黄色的灯光中,仿佛是天使降临人间。
  她的出现让整个礼堂再次沸腾起来,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在灯光的映衬下,她更显得飘逸如仙,仿佛与世隔绝,只存在于这个被灯光和掌声包围的世界。
  小姐姐微微笑着,向观众们轻轻鞠躬,优雅得如同一只高贵的天鹅。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礼堂里的温度似乎随着她的出现而升高,同学们的情绪也被她点燃。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夜星光璀璨,今夜热情洋溢。1980级迎新生晚会,正式拉开帷幕。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李琳琳。”
  李琳琳微笑着,她的空灵声音在礼堂里回荡,如同清澈的溪水,流淌在每个人的心头。她的话语,伴随着音响里传出的优美旋律,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与安宁。
  礼堂里传来了激烈的掌声。
  这个时候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所以有这么热闹的事情,基本上全校的学生差不多都来了。
  还有别的学校跑来凑热闹的,毕竟他们没有迎新晚会。
  “下面有请......”李玲丽作为主持人报完幕以后,就退到了舞台后边。
  舞台上的气氛异常热烈,观众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期待着接下来的表演。
  首先是一首激昂的歌曲《东方红》,歌声响彻整个会场,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拍手。
  接下来是一支优美的舞蹈,舞者们身着红色的裙子,手托花篮,舞姿轻盈,如同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小品表演也备受瞩目,演员们诙谐幽默,引得观众们捧腹大笑。
  诗朗诵则给人带来心灵的洗涤,学生们深情地诵读着诗歌,让人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二胡演奏家上台了,他拉起了那首熟悉的《二泉映月》,琴声婉转动听,令人陶醉。
  京剧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演员们身穿华丽的戏服,脸上画着浓妆,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一段黄梅戏选段,演员们唱腔优美,音韵铿锵,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
  “最后一个节目是我们学生会会长周晓白准备的,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周晓白同学。”
  周晓白缓缓的走向舞台,只见她微卷的长发扎成了一个漂亮的蜈蚣辫,每一根发丝都精心打理过,柔顺而亮丽。灯光下,它们仿佛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芒,让人不禁想要去触摸。她的脸上总是带着那自信可爱的表情,仿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热爱。
  她身穿的纯白带粉的洋装,剪裁得体,凸显出她纤细的腰身和丰满的胸部。圆润的领结上金色的校徽闪现耀眼光泽,那是她身份的象征,也是她荣誉的标志。洋装上的每一颗扣子都精致无比,与她身上散发的气质相得益彰。
  苏格兰裙边的金色蕾丝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纯白带粉的洋装形成了完美的搭配。仿佛是她内心深处的柔情与甜蜜。她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优雅与自信,无论是走路的姿态还是微笑的表情,都让人无法忘怀。
  她是那样的独特和耀眼,仿佛一颗闪亮的星星,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大家好,我是周晓白。接下来我为大家演唱一首《走进新时代》。”下面的掌声很热烈,钟跃民一直观察着第一排的情况,等到周晓白的时候开始录音,还有写笔记的。果然是安排好的啊!

  周晓白坐到钢琴前,开始唱了起来:
  “总想对你表白,
  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
  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
  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啊  ,我们意气风发,
  走进那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让我告诉世界,
  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
  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下面的师生在周晓白唱第二遍的时候,已经开始跟着唱了起来。这首歌唱出了他们的心声,这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歌曲。
  第一排负责录音和记笔记的人,这会也明白了为什么让他们来这里了。说实话,刚开始他们心里是纳闷的。
  整个演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舞台上的灯光渐渐暗淡下来,演出也接近尾声。
  主持人李琳琳走上台来,她微笑着向观众们鞠躬致谢。
  “感谢各位观众的热情支持,我们的演出到此结束。”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纷纷起立鼓掌,为这场精彩的演出点赞。
  燕京大学第一届迎新晚会圆满结束,而且是皆大欢喜。
  当天晚上,《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就出现在领导们的桌前。领导听到后直喊.“好啊,好啊!歌好,唱的也好。”
  “这周晓白是周镇南的小闺女吧。”
  “是的领导。”
  “人才啊!”
  “对,我们希望这样的人才多一点。”
  “晓白毕业了,可以好好的培养。这首歌也好好的宣传一下。”
  “同意。”
  “同意。”
  第二天周晓白刚来到学校,诗歌社的人就找了过来.“周会长,你这么有才华,加入我们诗歌社吧!”
  周晓白乐了.“那你看我有时间吗?学生会的事情我都忙不过来,你们还是找别人吧!”
  七、八十年代,诗歌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象征。那时候,才华横溢的诗人往往能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尤其是那些让人心醉的流浪诗人。他们的才华和独特的魅力,让无数女青年为之倾倒。
  这个年代的人们,单纯而质朴,对于才华的欣赏,比任何东西都来得重要。
  那些流浪诗人,他们拥有无与伦比的才华和激情。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诉说着人生的苦与乐,描绘着世界的色彩。他们的诗歌,如同一把火,点燃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热情。
  女大学生们,正是青春热血的年纪,对于诗歌有着特别的热爱。她们被流浪诗人的才华和魅力所吸引,疯狂地追求着他们的诗歌。在她们看来,这些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世界的理解。
  所以大学里诗歌社是人数最多的,而气功异能社,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以独特的修炼方式,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
  总的来说,七十、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时代。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