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百花春酒

第(1/2)页

刘秀听见老掌柜说有好茶倒是觉得非常稀奇,自从穿越到这,一路走来,茶却很少听见。
  其实是在这汉代,茶只是作为一种饮料。
  古人曾描述茶: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
  这时期也只是发现茶能提神、醒脑、解渴而已。
  这个时期茶还没有被赋予文化内涵大面积普及,只一些酒楼和达官显贵家里才有。
  不多时,店小二小六子便将用铜锅煮好的茶水端了上来,给众人倒茶。
  刘秀见那锅中茶水颜色暗黄,上面还飘着一层乱七八糟的树叶子,锅边还浮着一圈白沫。
  仔细分辨了一下,树叶子中间好像有
  葱花、姜片、红枣……
  这都啥玩意啊???这是好茶???这…能喝???
  刘秀一脑袋瓜子问号?
  “三爷请用茶。”老掌柜亲自将茶碗递给严光。
  又端起一碗茶双手递给刘秀。
  刘秀见严光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没什么反应。
  走了半天口渴的紧,便也学着严光接过茶碗,吹了吹浮沫,呼噜就喝了一大口。
  这茶水一进入口中,一股子夹杂着青草味儿的苦涩感顿时在口中爆发开来。
  苦就苦吧,关键还有点咸了吧唧的!
  咸咸的苦涩再加上葱姜的混气味儿,刘秀顿时没忍住。
  “噗~”全喷了出去,这也太难喝了吧,你们管这玩意叫茶?
  这茶怕是有“毒”!
  众人都呆住了,看着刘秀。
  老掌柜抹了一把老脸,将脸上的一片树叶子连同茶水抹了下来。
  “公子可是喝不惯小店的茶汤?小店的茶汤可是在这朱雀大街上颇有名气的啊!”老掌柜疑惑的道,
  “小六子,我让你上好茶,你是照我说的做的吗?”老掌柜转身严厉的询问小六子。
  小六子委屈的嚷道:“我就是按您的吩咐上的好茶啊,我还多放了些红枣进去呢!”
  刘秀见状连忙不好意思的起身道:“实在对不起掌柜的了,是我头一次喝这茶汤,一时没习惯,不关这个小兄弟的事儿!”
  听刘秀这么说,老掌柜这才放下心,让小六子出去了。
  原来是头一次喝这茶汤呀,怪不得……
  严光跟老掌柜说了来意,吩咐老掌柜最近先闭门歇业,门外就按刘秀说的,挂个牌子。
  上面就写上:门店升级,重装启航,择日开业,敬请期待!
  将酒楼的两个厨子叫了上来,刘秀一见甚是失望,就是两个老妈子。
  问了一下她们都擅长做哪些菜品,也尽是些炖煮的东西,翻过来覆过去也不过就十几个菜品。
  见刘秀不太满意,老掌柜忙介绍,这俩老妈子都是自己人,对三爷都很忠心得很,
  咱们这酒楼情况特殊,也不敢乱找外人帮厨。
  说是老妈子,其实也就四十左右岁,常年劳作,显得年龄比较大而已。
  她们都是遭灾的流民,跟着儿子在逃荒路上被严光他们收留,
  后来她们儿子都被官府所杀,老无依靠,严光便安排她们进了酒楼。
  刘秀其实还是觉得男厨师优势比较大些,君不见现代后厨之中女人有几个,大厨还是男人居多。
  不过事已至此,女厨师也没什么,毕竟保密最重要,这手艺要是让外人学了去,那还拿什么赚钱。
  况且大哥这酒楼还不单单是酒楼那么简单,被外人知道了也麻烦。
  对了,将来大厨不够的话咱还有后备军呢,没错,刘秀已经将邓二给惦记上了,这不现成的男大厨吗!
  至于邓禹能不能同意,呵呵,哥炒俩菜就能打发他乐呵滴!
  于是刘秀亲自下厨现场教学,给她们演示了如何炒菜,详细讲解了各项要领,让她们先勤加练习。
  当然要想菜品好,细盐不可少。
  刘秀将酒楼里的盐全部换成细盐,粗盐他准备作为原料全都拉回去提炼细盐。
  又与众人商议分析研究起了酒楼的事。
  首先这酒楼位置很好,客源不成问题。
  但是名字不适合,得换个琅琅上口又有意境的名字。
  这原先的菜品过于单一,得换成新菜单,全部换成以刘秀的菜式为主,
  过去的菜式也由刘秀来指导改良,要做到荤素搭配。
  酒水则由刘秀负责提供,刘秀拍着胸脯保证肯定能让大家满意。
  这价格定位嘛,就主打一个贵!
  装修刘秀也有打算,楼下散座,二楼雅间都要重新粉刷装饰,
  墙要干净的白墙,挂上高雅的挂画诗词,合适的位置要摆放绿植。
  竹性清雅,四季常绿,正是首选!
  这时代白瓷还没造出来,不然餐具也要全部更换。
  后厨也要改造,刘秀看了,后厨里简陋杂乱,生熟不分,既不卫生,又不方便。
  严光等众人听刘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