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如家酒楼

第(1/2)页

哀章本来就气的不行,哀夫人也在旁边拱火,
  “哼,还说自己是四辅国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自己家儿子让人当街打成那样,却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哎呀我的老天爷呀,我的命咋就这么苦呀!儿子让人打了都没人管呀………老天爷呀………”
  说着说着心中越发委屈上了,拍着大腿就冲着哀章嚎上了!
  哀章被他老婆哭的感觉小脑袋都要爆炸了!
  这几日如家酒楼已经装修完毕,开业在即!
  严光也越发忙碌起来,刘秀、邓禹每天放学后也赶到酒楼来出谋划策,兄弟三人一起商量着开业的一应事情!
  严光自从回到京城,出门向来都是易容打扮成驼背老仆的模样,不敢以本来面目示人,怕被暗卫认出来引起麻烦!
  刘秀和邓禹在酒楼时,他在外人面前都是称刘秀为大少爷,称邓禹为小少爷,不知道的就以为他是刘邓的仆人呢!
  只有没外人的时候,才会露出本相以兄弟相称。
  刘秀建议酒楼开业要想以最快速度让人知道,就要大力宣传出去,争取一炮而红。
  严光和邓禹却挠头,这个大力宣传,是怎么事儿,以前没听说过,根本就不会啊!
  刘秀给他俩解释,比如说咱酒楼旁边那个卖烧饼的,时不时的就会吆喝几声,“烧饼咯,刚出炉的烧饼咯~”
  就是一种买卖宣传!
  还有其他一些走街串巷的货郎啊,挑着货担也是满街吆喝,
  百姓听到吆喝声,或者离着老远看见那货担,就知道是卖什么的!
  这就是一种对自己买卖的宣传!
  再比如一些老店写的店招,大门上挂的对联,也都是一种宣传方式。
  严光邓禹听的云里雾里的,有点似懂非懂。
  店招、对联这些严光觉得都好弄,但是咱开大酒楼的,总不能让自己也去走街串巷去吆喝啊。
  刘秀笑道:“当然不是咱们自己去吆喝,但是咱们可以编个顺口溜雇人去吆喝啊!”
  “让听到的人都知道咱们酒楼,开业的时候再弄得热热闹闹的,相信肯定能够一炮而红!”
  严光邓禹一拍大腿茅塞顿开,嗨,这么简单的事自己怎么想不到!
  刘秀让忠伯去给找一些小乞丐,每人给发两文钱,写了一首打油诗让他们去各个坊间四处传唱,
  千年流传百花春,杯杯相敬莫空樽!
  美酒佳肴哪里有,朱雀大街找如家!
  刘秀又让忠伯找来街上练杂耍的艺人,并亲自设计了两套舞狮行头,教给他们舞狮的基本动作,让他们先练习击鼓舞狮!
  到开业那天将在酒楼门前表演!这时候的店铺开业,一般也就是挂个上联,办个诗会什么的招揽招揽文人雅士,
  毕竟普通老百姓有几个能去酒楼吃得起酒菜。
  刘秀相信这一套舞狮下来,肯定能引起轰动,这时候还没有火药,
  爆竹倒是有,不过那真的是货真价实的爆竹,就是把竹子放在火堆里烧,
  也会有噼里啪啦的响声,刘秀决定那玩应不如不整,太low了!
  对了,说到火药,抽时间应该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原材料,搞点儿防身也好!
  那两套舞狮行头照现代的质地肯定不如,不过古人的智慧也不容小觑,按照刘秀画的大致的图样,
  巧手匠人很快就用竹子编出了狮子头,几经改进,也和现代无异,做的活灵活现!再用大红绒布绣上吉祥纹饰做出狮身部分,
  几个杂耍艺人就按照刘秀给他们演示的路数开始有模有样的排练了起来。
  期间刘秀凭着记忆也不断给他们指导意见,让他们改进!
  刘秀给的出场费可是不低,从训练这天开始算,一天每人十文钱,供两顿饭。
  要知道这些杂耍艺人也都是些失地农民,被生活所迫流落在外,靠着杂耍取悦观众,讨个赏钱。
  可是平时观看的百姓也都是白看的多,给钱的少,他们比乞丐单纯乞讨来说强点儿也有限。
  如今这如家酒楼东家给的可是高价,这些人也是卖尽了力气联系。
  刘秀跟领头的赵头儿说了,学会了我这舞狮,以后长安城里但凡大小买卖开张,怕是都得请你们去热闹几天,
  这可是个能赚大钱的大好机会,一定要好好的练!
  赵头儿也看出来这门技艺的潜力,带着大家拍着胸脯跟刘秀保证,东家如此厚意,大家肯定尽心尽力的学,
  这口饭可是东家给的,以后东家有事尽管吩咐,大家肯定到场帮衬!
  这几日长安城里大小街巷,天天有人吆喝着那首朱雀大街找如家的打油诗,
  那些小乞丐收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