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迎战在即

第(1/2)页

可是派王邑带兵出征是可以,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两面作战啊,王邑也只能迎战一边,另一边派谁去呢?
  他将问题说与了王舜,王舜也陷入了沉思,是啊,王邑虽勇,可是也不是三头六臂不能分身,朝中还有谁可堪重用呢?
  那什么前将军王盛、王兴之流他是向来看不上眼的,在他眼里那都是哀章弄进来的酒囊饭袋,在朝堂上当个跳梁小丑而已。
  现在大新朝真正能征惯战之人倒是有那么几位,可是他们一般都被派在一些重要战略要地镇守一方。
  朝中除了王邑之外,能够信任的战将还真是寥寥无几。
  王莽与王舜商量了半天也没拿出个章程,于是打算明天早朝再议。
  第二天早朝一开始,大司马王寻便喜气洋洋的出列报喜。
  “启禀圣上,昨日臣将那新式装备交于工匠打制出来,便让军士进行了实验,效果果然如圣上所言,战马极易操控,再配合圣上发明的强弩,我大新朝骑兵的将所向披靡。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朝堂上有的大臣知道此事,有的却是第一次听说,大家听到这个好消息,一时间开始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王莽一听,顿时高兴的哈哈大笑,“大司马可有将装备好的战马带来给众爱卿们展示一下?”
  王寻急忙回到:“臣已经命人将战马带来,此刻就在宫门外候着呢!圣上想看随时可以演练!”
  王莽大喜,“办的好,那众爱卿就随朕移驾演武场,看看我大新朝的骑兵有何变化!”
  于是王莽带着众大臣来到了演武场上,只见王寻带来了一队骑兵,人数有五十人左右,个个盔明甲亮,精神抖擞。
  昨天王寻一拿到图纸,便看到那些东西打制应该不难,便找人去赶紧打制些样品出来,直接装备出一支骑兵小队出来。
  手下人办事也挺利落,一天的时间便装备出来了五十人的骑兵。并当场进行了实验,骑兵们试骑后纷纷好评如潮。
  众大臣看着面前这支队伍,与以前的骑兵不同的是,他们的马鞍样式发生了变化,鞍桥加高,骑兵骑在上面更加稳固。
  两侧的双脚都蹬在一个铁镫之中,双手持着长矛,重要的是他们身上背着的不是弓箭,而是强弩。
  王寻一声令下,五十骑列开队形便在场中演练起来,只见马蹄飞扬,尘烟滚滚。骑兵们冲杀自如,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场上带队军官令旗一挥,只见骑兵们双手端着强弩骑马飞驰在场中,一阵齐射,箭矢如雨,准确地覆盖远处的箭靶区域,引得众大臣们阵阵喝彩。
  要知道汉代骑兵的远射兵器,以弓矢为主,也使用弩,但因为骑兵没有马镫,使不上力,所以配备不了强弩。
  眼见这新式装备对骑兵战力助力如此之大,众大臣纷纷开始对王莽歌功颂德,大放彩虹之屁震天响。
  看完骑兵演练后王莽摆驾重回未央宫中,与众大臣继续商议国事。
  王莽坐在宝座之上,面露得意之色,对着众大臣说道:“有此等骑兵,我大新朝将不再惧怕蛮夷骑兵,必能平定叛乱,重振声威!”
  大司马王寻一看这可是赚军功的好时机啊,自己的大司马怎么得来的他自己是心中有数,若是有此骑兵那这次迎战匈奴高句丽还不是手到擒来,看以后谁还敢说他这大司马的闲话。
  于是他赶紧出来进言:“陛下,如今我军兵强马壮,正是出兵平叛的好时机。臣愿率大军前往,一举消灭叛军!”
  王莽微微颔首,表示赞许,不过他却没明确表态。
  此时,文官里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不可轻易出兵。目前局势尚未明朗,应当先摸清敌军情况,再做定夺。”
  几个文官也跟着出列,“臣附议!”
  太师王舜站了出来反驳道:“如今降奴和下沟里已经攻占我朝城池,屠戮我朝百姓生灵涂炭,尔等还在这阻碍出兵,扰乱圣心,是何居心?”
  话音一落,王邑带着几名武将纷纷出列附议,于是一时间两方人在朝堂上吵了起来,都觉得自己说的有理。
  群臣也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提议派出斥候侦查,有人建议招安叛军……
  王莽在上面听的头疼,拍桌子怒道:“妈了个巴子的,都吵什么,如今那些蛮夷都快打到老子眼前了,老子安能不还手?”
  最终,王莽决定尽快将骑兵部队装备好,准备粮草,尽快出征。
  而议到出征人选时,王舜站出来举荐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