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轻敌送命

第(1/2)页

斥候们不停前来给文齐禀报匈奴残部的动向,得知匈奴人已经西撤后,接下来几天里文齐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将先前被匈奴人占领的城池全都夺了回来。
  捷报传到长安城,传令兵纵马在长安街上驰骋大喊,“文齐大将军首战告捷,解武威之困,斩匈奴首级三万~~~”
  一路喊声震天,长安城百姓闻听喜讯,顿时满城沸腾……
  虽然这几年被朝廷今天这么改明天那么改搞得生活每况愈下,百姓苦不堪言。
  但是在战胜外敌这种大事上,百姓是不吝于表达欢喜之情的,已经有百姓自发的在街上载歌载舞起来。
  消息传到大殿之上,满朝文武也是一片沸腾,这文齐将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每日里就是巡个街维持下治安,竟然如此勇猛!
  那可是匈奴人啊,谁不知道那些人如同野人一般强悍,实在没想到竟然这么轻松就被文齐将军打回了老家。
  王莽和众文武也是喜气洋洋,唯有哀章皮笑肉不笑的站在人群中,心中暗自腹诽这匈奴人怎么这么不经打,本想借着匈奴人的手除掉文齐,不曾想却让文齐立了大功。
  消息传达了太学,学院里也是一片沸腾,瞬间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地会的一众兄弟们齐聚在刘秀的宿舍里,热烈讨论着此次文将军大败匈奴人的事迹。
  都是热血沸腾的年纪,脑海中浮现着金戈铁马,驱除蛮夷的画面,众人只感到气血上头,真想随着文将军一起去保家卫国。
  刘秀邓禹等人听着这些消息自然也是打心底为文齐感到高兴。
  有人想起大家送别文将军时,刘秀所做的诗句,顿时轻声吟诵出来,
  “杀尽匈奴百万兵,腰间宝刀血犹腥!”
  听见这诗句后更多的人也跟着重复念了起来。
  突然门外有人鼓掌叫好,“好诗,好诗啊!此诗何人所作?”
  随着声音的到来,一人踏步走了进来。
  正是许老夫子,大家一看老师到来,急忙起身行礼让座,待许老夫子落座,旁边才有学生小声说起这诗的出处。
  许老夫子鼓掌大笑,“我一猜此诗就当是刘叔文所作,如此气势磅礴的诗句,正应了现在的大捷。写的好,写的妙啊!”
  说完更用欣赏赞叹的目光灼灼看向刘秀,这可是他的得意门生。
  这边文齐驱除匈奴立下大功,却说那边王邑率军迎战高句丽。
  王邑率军比文齐早走了好多天,可是到了幽州这边却发现,高句丽军队早已撤走。
  这些高句丽人特别狡猾,在幽州边境一通抢掠后,得知新朝大军将至,便丢下占领的城池,一路向着高句丽国的方向撤了。
  这可让王邑郁闷的不行,虽然收复了几座城池,可是自己劳师远征,一仗未开啊。
  部下的将士们却开心的很,毕竟不打仗就不会死伤,出来转上一圈,就能混个得胜回朝,也不错。
  到了渔阳郡的王邑在郡守的迎接之下入了城,到了府衙后王邑在上首入座,那郡守姓李,在下首率领当地官员立即跪倒在地,
  “下官率渔阳郡官吏恭迎大司空,大司空英明神武,下沟里蛮夷望风而逃,渔阳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王邑却并不买账,沉着脸看了李郡守一眼,手轻轻向上一摆,“起来回话吧!”
  “是,谢过大司空!”李郡守带着众人站起,候在一旁。
  王邑问道:“我且问你,下沟里部队什么时候撤的,你可知他们的去向?”
  郡守忙躬身回道:“那些蛮夷围困渔阳多日,我守城将士奋起反抗,才保住城池,前几日的晚上突然听闻敌军大营发出骚乱,天亮以后便见那些敌军不见了踪影。”
  “下官派了斥候前去打探,发现他们是朝着下沟里国内撤走,也许是听闻大司空即将率军来到,吓得跑了!”
  王邑却不被这马屁所动,他一直疑惑,两军一直还没接触,这些高句丽人怎么会突然就撤了呢?
  这时王邑手下的将官却都兴奋的纷纷站出来请战,都要乘胜去追击撤退的敌军,生怕这大好的军功飞走了。
  王邑思考良久,才下定决心派了手下心腹大将陈风率前锋军去追击撤退的敌军,务必要大胜一场,才不枉自己出征这一回。
  陈风得了帅令更是兴奋异常,立马跪下接令。
  心中更是窃喜那下沟里不过弹丸小国,听见新朝大军到来就已经吓得屁滚尿流跑了,能有什么战力。
  这不是大司空白给自己的军功吗?
  李郡守带领城中军民带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