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是我的人

第(1/2)页

其实这首诗当时风靡京城,王莽也是有所耳闻过的。
  魏忠的暗卫遍布京城,有点什么风吹草动早就禀报上去了。
  但是当时他们只是觉得一个太学生写的一首咏菊诗,写的还挺好的,应时应景的,并未觉得有什么反意。
  这时听哀章奏报说这是一首反诗,王莽疑惑的问他:“嘛了个巴子的,哀爱卿,你且说说,这首诗有什么问题,让大家伙儿都跟着分析分析!”
  于是哀章便将自己的见解在殿上讲了一遍,他一说完,大殿里众臣便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哀章的一些心腹之人如王兴等,纷纷站了出来表示这诗的确是如哀章所说,就是反诗。
  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比如太学大祭酒孔永,就觉得这诗根本就是写的秋冬菊花盛开的景色,与谋反无干。
  一些文臣也都赞同孔永的说法。
  王舜此时站在众臣之首,却并未说话,他在观望。
  心中一直猜测哀章这时候说这诗是反诗,到底想干什么。
  哀章见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于是接着祭出了大杀器,
  “圣上,这诗单看倒是没什么,可是您是否知道,这诗可是写给谁的?”
  王舜听到这里,心中顿时一颤,都是千年的狐狸了,心中已然明白哀章这是要针对谁。
  王莽坐在龙椅上问道:“哦?爱卿直说无妨,这诗是送给谁的?”
  哀章阴恻恻的说道:“这诗是送给执金吾文将军的,圣上您想,文将军掌管京师治安,手下可是管着一众禁军部队呢,这诗杀意冲天明指长安城,这恐怕……”
  王莽一听,脸上瞬间便沉了下来,眯起了一双三角眼,王舜在下面看到这副情景,暗道,坏了……要糟……
  他和王莽是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他太熟悉王莽的性格了,只要他一眯起双眼,那就是要动怒杀人的前兆。
  王莽生性又多疑,颇有宁可他负天下人也决不让天下人负他的架势,只要让他觉得对他的皇位有威胁的,他可不会管别人是不是真的造反,肯定会先下手将其除掉。
  这个哀章真是太坏了,他已经成功的将王莽的疑心勾起了。
  之前就给文齐下绊子将其留在了边疆不得回京,现在是要下死手啊。
  文齐本就是外姓领兵,易受猜忌,这反诗之名若是扣在他的头上,那还不得诛九族啊,这个该死的哀章,真不是个东西啊。
  王舜在心里将哀章骂了个狗血喷头。
  就在这时,突然从队列中走出一人,高声说道:“圣上,老臣觉得国将大人所言不妥,这诗也并无反意!”
  大家都将目光看向那人,原来竟是已经许久没什么存在感的国师刘歆。
  刘歆自从没了儿子之后,一直在朝廷里非常低调,以至于很多人都许久没有听见过他站出来发言了,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号人了。
  哀章看着刘歆,心里气的抓心挠肝,好你个牛鼻子老道,又跳出来坏老子好事,看来你是要跟我死磕到底了。
  王莽抬头看向刘歆:“那国师就给朕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这首诗的作者臣认得,他乃是臣的门生,一届布衣得蒙圣上恩准进入太学学习,一直对圣上感恩戴德,怎会写出大逆不道之言。”
  “而且臣素闻此子在太学里品行端正,学习刻苦很得夫子看中,绝不会写出反诗。”
  “再说做这首诗时臣也有所了解,当时他是路遇文将军巡街,觉得陛下手下的将士们威武非常,才结合长安秋菊之景写下这首诗,当时围观之人甚多,根本不存在反诗之说。”
  这时候太学大祭酒孔永连忙出列,“陛下,国师大人所言句句属实,臣及太学诸位博士夫子均可作证!”
  王舜在一旁眯着眼睛看着刘歆,心中暗想,这老东西竟然会主动跳出来为那刘叔文背书,不寻常啊!
  刘歆说完时,王莽还是眯着眼睛没有变化,但是孔永说完后,王莽面色才慢慢缓和下来。
  不过他心里对文齐的疙瘩却还是种下了,毕竟一个外姓,还手握重兵,哪怕是有一丝丝的空穴来风也不行,他也会觉得自己不安全。
  哀章张嘴还想再火上浇油时,王舜说话了。
  “哀大人,你先等等,老夫有几句话想问问你!”
  哀章一看王舜出来了,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不好,他怎么还跳出来了,他想问什么?
  要说在这朝中,哀章仗着王莽的宠信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但他独独就怕太师王舜。
  他一看王舜问他,忙不迭的换上笑脸,“太师请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