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仁善的养子(六)

第(1/2)页

三皇子和七皇子一言不发,他们都知道皇帝忌惮镇北侯,自是不会替镇北侯说话,以免被皇帝怀疑他们私底下与镇北侯勾结到一起。但也不愿意出言训斥镇北侯,以免落下一个容不得功臣之名。至于殿中其他大臣大概皆是同样想法,因而殿中针落可闻。

        焦夜怀装出惶惶不安道:“皇上,臣当真不敢有这个心思。这些年臣一直守卫边关,征战沙场,九死一生。

        皇上可还记得傅少将,当年臣与北狄那决定胜负的惨烈一战,若不是被傅少将所救,当时就死在战场上了。

        臣所言这些绝无邀功之意,只是想禀告陛下,臣之衷心,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在所不惜,绝无二心,还望陛下明察。”

        原主对皇帝,对这个大庸朝确实绝无二心,回朝述职都不曾防备过皇帝。原主不是没有头脑的莽夫,知道功高盖主四个字。但是他以为怎么也要等狄戎彻底平定,皇帝才会清算他,万万没想到皇帝忌惮他到了如此地步,外患都可不顾,也要先杀了他。

        焦夜怀一番话看似惶恐,实则处处为自己表功,他在告诉皇帝,也在告诉这殿中所有人,边关不是京城,原主更不像他们这样每日灯红酒绿,安安稳稳,而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稍有不慎就会成了一具尸体。原主之战功,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抹除。

        “至于百姓间战神之言,臣几年难得回京一趟,实是不知。臣怀疑此言很可能是最近才甚嚣尘上,专门针对臣,目的在于离间臣与圣上君臣情谊,致使圣上与臣离心。若是圣上当真误信谣言,处死臣,朝中难免有人疑心圣上猜忌有功之臣,到时候朝堂震荡,边关将士不稳,我大庸朝岂不陷入内忧外患之境,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使此毒计之人其心险恶,这是要颠覆我整个大庸朝,还望圣上彻查,处死此人,还臣清白,保大庸安定。”

        这话说的好像大庸朝失去焦夜怀就会整个颠覆,不可谓不狂妄。可焦夜怀就是故意这么说的,反正皇帝有杀他之心,不会因为他苟着就能保住性命,既然如此何不狂妄一些。反正皇帝现在不敢正面和他撕破脸皮,忌惮他手中的兵权,否则就不会暗戳戳搞这些不入流的阴谋诡计。

        果然这番话令殿中刚才还装作事不关已的众人变了脸色,神色都不好看。

        二皇子更是不过脑子直接道:“镇北侯你这话是何意?仗着自己那点军功威胁父皇,自觉自己比父皇对大庸还重要?觉得大庸没你就会覆灭?”

        就是这个意思,但焦夜怀却道:“臣莽夫一个,没读过多少书,不若朝中大臣那般会说话,可能哪句话说的不对,但绝无此意,还请圣上莫要怪罪。”

        “什么没有此意,我看你就是此意!”二皇子还在跳脚叫嚣。

        三皇子瞥了眼二皇子,压下眸中不屑,轻摇折扇,“二皇兄不要激动,镇北侯武将出身性情直率,所言却有不当,但吾相信镇北侯并无此意。只是这话到底有些狂妄,镇北侯以后说话还要三思,京城不比边关,还望镇北侯谨记。”

        “谢殿下教诲。”

        皇帝眼神阴沉,双目中的阴狠一闪而过,很快被压制下去,他扯了扯嘴角道:“朕知道镇北侯没那个意思,只是以后说话还是小心点好,以免给镇北侯招祸。”

        “臣遵旨。”

        被这么一搅,皇帝没了心思继续试探,对镇北侯道:“你退下吧,记得冬猎要来,可带家中女眷一同前往。”

        “是。”

        待焦夜怀走出朝阳殿,皇帝再也忍不住,一把抄起御卓前的茶盏就狠狠砸在地上。

        上好的瓷器瞬间四分五裂,瓷片溅到众人脚边,无一人敢躲。

        “你们瞧瞧,都瞧瞧,这就是朕的好臣子,仗着那么一点军功就敢出言威胁朕,不把朕放在眼中!”

        众人立刻跪倒在地,口称有罪,皇帝眸色阴郁,气急败坏,九五至尊的威仪荡然无存,倒生出几分穷寇之意。

        焦夜怀狂妄一番,神清气爽,离开皇宫返回镇北侯府,郭城忙迎上来问道:“将军此行进宫可顺利?”

        焦夜怀讥讽而笑,“顺利,怎会不顺利,皇帝现在除了一些阴诡手段,还敢怎样!无外乎是言语敲打敲打我,说些威胁之语,再用忠君爱国之言绑架我,以此逼我主动交出兵权。如此方是即可拿到兵权,又不用背上猜忌功臣的恶名。”

        “将军,兵权万万不可交出。”

        “你放心,只要我还活着一日,兵权就不会交出一日。”

        郭城问道:“将军,属下已经听您命令将候府中人都换上咱们的人了,您现在可要先处理了傅奕和罗锦娘?”

        将候府之人换成他们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别看郭城只是来了候府几天,可是该安插进来的人手已经全部妥帖,不敢说现在的候府已经固若金汤,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但至少在这个候府里发生的事情还逃脱不了他们的眼睛。不过相信要不了几日,整个候府就会成真正的固若金汤,那时候任何人的,包括当今坐在朝堂上的那位都无法再往候府安插奸细,更无法传递他们不想让其传递的消息。

        说来这一切还得感谢罗氏,候府的老夫人,焦夜怀的亲娘。

        郭城只不过在罗氏耳边挑拨了几句似是而非的话,让罗氏怀疑起这候府还有焦夜怀的眼线,和这候府的下人知道的太多了,会不会出现叛徒,就令罗氏心慌害怕,换了一批又一批的下人。现在候府内伺候的大部分下人都是新进府的,对于府上的龌蹉事不知情。

        罗氏自认安心了,却不知道此时候府的人才是真正都换了。

        焦夜怀摇头,“不急,留着他们还有用途,更何况他们不是有情人想要终成眷属吗?本侯向来是个成人之美的君子,怎会忍心拆散这对野鸳鸯呢?”

        “这二人不急,秋后蚂蚱,蹦哒不了几天。倒是今日我见到了皇帝的三位皇子,二皇子确实无脑,如调查所言,可堪我大用。至于三皇子,虽然只说一句话,不过倒可看出调查之言那般长袖善舞,却有几分圆滑。七皇子虽然一言不发,却也正符合咱们调查中他低调蛰伏的性格。”

        七皇子母族不显,甚至可以说卑微,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后来被醉酒的皇帝临幸,产下一子,就是现在的七皇子。

        七皇子平时为人低调,看似从不结党营私,仿若只想一心当好一个王爷,为父皇为兄弟守卫好大庸朝。可其实有这个机会,谁又能做到真心不贪恋皇权,一切只不过是夺取皇权路上的手段罢了。

        焦夜怀喝了口手中的茶水,淡雅清香的龙井茶在口舌间弥漫,味道清香迷人,虽不如修真界灵茶那般充满灵气,但是味道真不错。

        焦夜怀放下茶盏,就见对面郭城牛嚼牡丹一样一口全闷了,完了还奇怪道:“侯爷,见笑了。其实咱们武人大多像我这样,茶什么的,咱们是真品不出来好坏,若是论起酒,那什么酒最烈,那文人肯定比不过咱们。”

        郭城嘿嘿笑道:“侯爷,你平时周身气质跟咱武人没差,可是品茶的时候就更像文人那样雅气了。”

        这是郭城不跟在原主身边不知道,原主本也是郭城这样的武人,性情大咧咧,平日里只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什么文人墨客的风花雪月,还不如痛痛快快大醉一场,酣畅淋漓大打一架。

        焦夜怀乃是故意改变的,他不想一辈子演原主,自己的爱好该慢慢展露,人的习惯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身份改变而改变。特别是他的目标还是那天下最高之位,总不能永远粗陋。

        焦夜怀道:“这有什么,武人也好,文人也罢,都是个人爱好而已,没什么好说的。”

        “不说这些了,你附耳过来,我交代你一些事情。”焦夜怀对着郭城耳语一番,郭城越听眼睛越亮,最后对焦夜怀竖起大拇指。

        数日后,冬猎的那日到了,镇北侯府天不亮就灯火通明,家里主人仆从全部都起来忙碌。

        如候府这种人家出门游玩需要准备太多的东西,况且又是冬日里,只是冬衣就得带一车,这自然是为了以防主人们不小心脏了衣服,好有随时替换的。

        还有干粮水,主人们的荷包钗环,这些都是万一主人们需要换衣服的时候,头饰荷包鞋子等物都是要跟着换的。

        还有瓷器用具等用品。虽说到时候自有官家款待,但是真到了官宴上,就算为了礼仪也不会吃的太饱,这就需要回到帐篷后自家开火。万一来个客人,不得上些茶水和糕点招待,到时候那些官家小姐还能不注意盛放物品的瓷器,万一落了下乘,或者不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或者不值钱,那回去可要被整个勋贵圈子里讲究。

        候府整整出动了八架马车,驶向皇宫外,臣子的车架自然不能驶进皇宫,只能等在宫门口。待皇帝的御驾出宫,再按照官职高低依次排在御驾后头,一起驶向皇家猎场。

        焦夜怀到的时候,其他人都没来,他是第一个。不过没等多久,陆陆续续就有车架来了。这些大臣一个个都是十来架马车,因此镇北侯的车架混在其中并不显得扎眼。

        这恰恰符合焦夜怀的心思,他就算想反,也要站在大义那头,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才是逼不得已的那个,而不能让世人骂他反贼。

        所以在圣上车架还未到的时候,焦夜怀就早早在街口等着。

        此时正值寒冬,即便焦夜怀身披貂毛大氅,仍旧感觉到了寒冷。

        罗锦娘从后面的马车上下来,款步走到焦夜怀跟前,对着他盈盈俯身行礼,关切道:“侯爷,外头天寒地冻,您大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