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初次探墓

第(1/2)页

出发之前,未书语偷偷跑去做了血液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她怀疑是辛魂老祖使诈,为了让自己心甘情愿替她办事,杜撰了“血蛊”。不过,她虽然心怀侥幸,还是希望尽快找到辛魂老祖弄清真相,好彻底安心。

        队伍往楼兰古城进发的路上,未书语一直在为小橘介绍这片土地神奇的历史。上官白鹿开着车,顺便也听了一耳。有的是她知道的,有的则是考古专业人士才会注意到的东西。

        楼兰古城在罗布泊的西北方向,罗布泊又名蒲昌海,在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在之后轰轰烈烈的地壳运动中,塔里木周围山脉隆起,阻断了水汽,降水量日益减少。

        好在,罗布泊地势低洼,有塔里木河、孔雀河、疏勒河、车尔臣河汇入,形成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孕育出了楼兰等数十个特色文明。

        事实上,直到二十世纪初,还能看到罗布人在罗布泊上捕鱼打猎。此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罗布泊才彻底干涸,变成了死寂的“地球之耳”。

        未书语看着窗外的风沙,无限感慨道:“沙漠是干涸的海,楼兰是沉没的船,希望我们能解开楼兰最后的秘密。”

        云澜开车紧随其后,车上载着苏慕和伊莎贝拉。黄色迷彩的越野车行驶在大漠上,非常具有迷惑性,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

        由于行动的特殊性,不能直接跑到楼兰古城要求挖掘,也不能在白天大张旗鼓地自行挖掘。必须趁着月黑风高,在楼兰古城的附近挖一条通道,通到古城地下。

        不过,这一片古墓的防护措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格,因为防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是一笔巨额开销。而且由于环境特殊,易攻难守,近十几年依然有盗墓事件发生。

        挖掘的地点选在楼兰以南,米兰以北,这里沙层较薄,运输器械方便,也能尽量避开罗布泊的地下卤水。

        从若羌出发开了四个多小时的车,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天刚好暗下来。一行人下了车,立刻将五台小型挖掘机和五台钻机分散开来,同时开工。

        第一夜辛辛苦苦挖到天亮,毫无收获。第二夜挖到一些可疑的石块和洞穴。与此同时,对辛魂老祖的地面搜捕也在进行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她先一步拿到宝藏逃跑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夜,在将近五十米深的地下,终于挖到一条新鲜的通道,是从别的地方打过来的。负责监工的云澜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上官白鹿。

        上官白鹿道:“下去看看吧,这个时间点,是辛魂老祖的可能性很大。”

        风铃十八卫里,云隐是经验最丰富的,便由她先行下洞,进行初步查探。

        这条通道自西向东打过来,且逐渐转向北方,时间在一周之内。通道直径大约八十厘米,最窄处甚至只有五十厘米,只容许一人爬行,转身也很困难。有幽闭恐惧症的人进去,那就是两眼一抹黑,几分钟之内就会发疯,甚至晕厥。

        经过商议,大家都认为这是目前最有用的线索,决定下洞一探究竟。

        这次的装备有所不同,上次是和鬼国干仗去的,多了一些武器。这次则是下墓和找人,除了要对付辛魂老祖,还要面对地下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

        所以,装备上除了武器,还有变光手电筒、绳索、安全帽、防毒面具、头灯、对讲机、水、干粮、绷带、跌打损伤药等等。

        虽然进行了简化,但往单兵作战包里一装,还是有二十多公斤的重量。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根本无法背着这样的重量长时间行动。

        未书语背上作战包,哼唧了两声,那铅块一样的背包仿佛能把她压垮。苏慕拍了拍她的肩膀,问道:“怎么样,背不动的话可以把绳索拿掉,我们这里应该够用了。”

        “重量倒是没问题,就是勒得肩膀疼,肩带需要改进。”未书语瞥了一眼其他人,凑到苏慕耳边道,“我一直按照你说的方案训练,最近感觉身手更敏捷,呼吸也更顺畅了。”

        苏慕听罢,想逗逗她:“真的吗?那方案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真的真的,你捏捏,是不是更紧致了?”

        未书语把胳膊伸过去,苏慕捏了三下:“嗯,都是骨头,能再长点肉就好了。”

        苏慕上下打量着未书语,一米七八的个子,身材比例又好,虽然不如篮球排球运动员那样天赋异禀,平时在女人堆里也算鹤立鸡群了。这样的身体基础若能好好调养,一定能养成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孩。

        未书语看她两眼发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