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考察王家庄一

第(1/2)页

  吃饱了,娘俩骑自行车回宿舍,一路上两个人还在盘算着。这房子有点大,落户人口太少,不太踏实,到时把许明镜的户口也一起迁过来好了。
说话间,到了学校,今晚宿舍还没人来。
这年头也没办法打电话报平安,王小丫同学拿出纸笔给老爸写信,说了下今天的报名情况,当然重点是汇报今天购置二套房的好消息。
许悠然同志是没多少话要说,这老夫老妻的,又才分开大半天,说啥。
不过她老人家为了适应这时候的潮流,还是另外拿了一张信纸草草写了几句话,主要是说自己把闺女照顾的不错,也叮嘱老王好好照顾小飞。
好吧,就算是老妈照顾自己吧,小丫把两张信纸放进一个信封,贴好邮票,明早出门顺便寄出去。
而远在王家庄的王成同志,还不知道自己家又在省城发了一笔横财。他老人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兢兢业业为老乡谋幸福。
而且今天母女俩刚走,人家县长杨晓剑一行人就下乡考察来了,王成还不得承担起陪同领导考察的接待任务。
杨县长是带着自己的秘书,还带了另外俩公社书记一起下来。
四个人坐单位的吉普车先到了青云公社。
杨县长到了单位门口,吴青峰才知道,赶紧跑出办公室迎接。
“杨县长,你这没说来就来了,我这都没准备准备。”
“我早就想下来了,一直没空,你也不用准备啥,我们就随便走走看看。你猜猜我们今天想看啥?”
杨晓剑原来在部队就是吴青峰上级领导,俩人算是老熟人了,所以说话比较随意。
“你都带了其他公社干部来了,应该是看了我们那篇报道,想去王家庄瞅瞅吧。”
那俩公社干部听着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真不知道报道王家庄这事,今天俩人是饿着肚子去县里头要救济粮的。
今年又是涝灾又是旱灾,可以说除了王家庄和廖家村,其他公社今年这晚稻,虽然不像上半年颗粒无收,但也减产了三分之二。
你想想,原本这时候水稻产量就不高,只有五六百斤,这一减产,亩产就不到两百斤了。
那些饿肚子的群众,好不容易熬到收割,看到打出来的稻子风车一吹,居然空壳占了一大半,好些农民看着这种景象,马上撑不住了,当场中暑晕倒在打谷场上了。
俩公社干部一着急上火就跑县城找县长诉苦了。
杨县长当然知道这情况,他最近也没少下乡。自己也是忧心忡忡,好多天没睡好觉了。
天不下雨,干旱来临,水库池塘也干了,水井也要见底了,九龙江都快成小河了,这时候也没人工降雨技术,谁也无能无力啊。
不过,昨天早上杨县长看到杨大明发的这篇报道,王家庄亩产一千三百公斤,还玉米实现全面大丰收。
居然有亩产一千三百公斤?可不得了。而且人家还种了玉米?
啧啧,这玉米可是好东西,也是粗粮啊。
杨县长一下子想起来了,最近总吃到新鲜玉米,还很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