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教训

第(1/2)页

很快就到了去城里交赋税的日子,这天张全有特地起了个大早,叫上何莱。两人带着钱就出发前往长春城。

        路上还碰到其他去交赋税的同乡,索性就一同前往。

        到了县府大门外,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挑着粮食的百姓,少有空着手来的,究其原因还是用粮食换成银两不划算。

        何莱背着手打量着面前的长春城县府,那真是叫一个极致奢华,高墙大门,均雕花刻树。

        里面何莱没看到,就看外面,何莱就大概知道这个县令不是个清官。

        众人在大门等了许久,县府里面才慢悠悠的出来个人。

        一个留着胡须,穿的像个老学究一样老头,站在大门外朗声说道:“今天是交赋税的日子,大家把粮食抬上来吧,都别乱,一个个来。”

        “爹,这人就是县令?”

        张全有解释道:“哦,他不是,他是县令的师爷赵烨,平时都是他出来收税。”

        “待会轮到我们时,把银两交给他就可以了。”

        县府里又出来几个人,搬了张桌子后,就站在赵烨旁边负责称重,赵烨则悠哉的坐在后面叫名。

        “陈二石~”

        “赵田~”

        “张全有~”

        轮到张全有上前时,赵烨皱眉不悦道:“你粮食呢?”

        “这是我家的税银,师爷您点点。”张全有掏出早准备好的银子放在桌上。

        “哦?银子啊,也行。”

        刚准备收下,赵烨心头一动,又推了回去。

        “不过嘛,最近粮食涨价了,三两银子现在可换不了三石粮食。”

        赵烨笑眯眯道:“得加钱。”

        “师爷这这没道理啊,往年我看别人都是交的三两啊。”

        没理会张全有的解释,赵烨淡然地喝了口茶:“别人是别人,别人几亩田你几亩田?加不加随你。”

        “不过嘛,到时账簿上没你家的名字,后果可就要你自己承担咯。”

        赵烨说的后果,张全有很清楚,前几年有人出门一趟,误了交赋税的日子,第二天就有官兵找到他家。

        最后不光补交了三倍的赋税,还把那人抓进牢里关了两年。

        咬咬牙,张全有无奈准备破财消灾。

        “你是师爷是吧?”

        何莱在旁边早看出不对劲了,说到头,这老家伙还不是起了贪心,想赚点钱。

        赵烨不满道:”谁家的小娃娃,还没叫你名呢,后面等着去。”

        “师爷息怒,这是我儿子何莱,和我一起来的。”张全有连忙赔笑解围。

        “不知粮食涨了多少钱呢?我这就补上。”

        听到张全有低头的话,赵烨抚须笑道:“不多,多加一两即可。”

        可何莱怎么会轻易任人宰割,伸手制止张全有掏钱的动作。

        “爹,先不急着交,让我跟师爷说几句话。”

        何莱脸色平静轻声道:“师爷,不知这粮食涨价可有证据,总不能师爷你嘴巴一张,这粮食就涨了吧。”

        ‘不知死活的小子,敢跟我要证据,非得给他点颜色瞧瞧不可。’赵烨脸色不变,心里却有了打算。

        “证据?你个泥腿子算什么东西,敢跟我要证据,难道我说的还有假不成。”赵烨忍住怒气喝道:“这赋税你家还交不交,不交就滚一边去,别挡着后面的人。”

        “下一个,快点!”

        何莱眼底寒光浮现,只是现在大庭广众不好发作,何莱只好安慰自己先让他嚣张一会。

        “既然师爷拿不出证据,那我们就回去了,等师爷什么时候拿出证据来,我再把钱补上,爹我们回去吧。”放下三两银子,何莱转头对张全有说道。

        盯着何莱远去的背影,赵烨怒上心头,还没人敢这么落他赵师爷面子的,一个黄毛小子,简直是不知死活。

        待走到大街上,张全有不满道:“何莱,你这是干什么,得罪了赵师爷对我们可没好处的,还是回去把钱给他吧。”

        何莱摇头说道:“爹,这事交给我就行,我保证他不会来找我们麻烦,你儿子本事大着呢。”

        可能是想到儿子前两日带回来的巨款,张全有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