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街头巷议

第(2/2)页


        “可有一点我不明白,如果新学出自谢大才子,他为什么要让宋启明出风头?”

        “这就不好说了。”

        这时又有人加入了讨论,说:“道理很简单啊,但凡新学出现,总会引起争议,闹不好还会掉脑袋,刘丞相父子的事你们也都知道吧。差点不就要了宋启明的脑袋,最后为什么宋启明能全身而退,你们以为只是因为烧错了书么?绝对不是,是因为宋启明是福王爷的未来女婿,是宋大人的儿子,他背景硬啊。刘丞相可以不把宋大人放在眼里,可敢不看福王爷的面子?我可听说,当天福王爷也在现场。”

        “照你这么说。是谢大才子怕惹上杀身之祸,特意找了个为自己发声的喉舌?”

        “不是么?我敢说,如果宣扬新学的不是宋启明,而是谢大才子,他就是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你这么说就有点过分了,谢大才子根本不是那种人。”

        “人心隔肚皮,知面不知心,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他怎么想的。”

        “不管怎么说,你也不能污蔑谢大才子,他们是我们读书人的楷模。”

        “唉吆,你是读书人啊。失敬失敬。不过我还是要说,读书人的心眼最复杂。”

        “你,你,你这是污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污蔑读书人,就是污蔑孔圣人!”

        “去你娘的,这和孔圣人有什么关系!”

        “你怎么骂人!讲不过道理就骂人,和市井地痞有什么区别!”

        “我不但骂你,老子还打你呢……”

        “唉吆……打人啦,杀人啦,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打读书人啦……”

        人们纷纷上来劝架。

        “别打了,别打了……”

        相比北京城街头上的打骂喧闹,在京城的官场上也在暗流涌动。

        在宋启明到处奔波的这个半个月里,各方势力展开了疯狂的角逐厮杀,其中以浙党和东林党最为激烈。

        京城传来军报:

        手握兵权的浙党人物,杨嗣昌奉命领十万大军赶往潼关平反,走到半路时天降大雪,一下就是三天三夜,因后勤保障不足,士兵冻死冻伤上千余人,只好在原地休整,耽误了行军速度。

        与此同时,潼关驻军将领洪承畴和孙传庭率军伏击李自成的义军,李自成大败带着残部逃回了陕西。

        这份军报无疑证明了当时宋乐山的策略是正确的。

        这让因宋乐山被责罚闭门思过而偃旗息鼓的东林党,立刻活跃起来,转而开始写折子痛斥刘宇亮,说他误国,给皇帝出了昏招,致使杨嗣昌的军队受困,有失天威,劳民伤财。

        其实,坚持要派杨嗣昌带领去潼关的是朱由检,刘宇亮不过是附和了朱由检的意思。但朱由检是皇上,不能指责天子,必须有个人出来背黑锅,这个黑锅自然就落在了刘宇亮头上,而且刘宇亮还不能推卸责任。

        东林党这一波攻势,打了刘宇亮一个措手不及,几乎每次廷议,都会有人提出这件事来,朱由检压都压不下去。

        但刘宇亮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开始以宋启明讲新学宣言反动言论为由,攻击东林党。说东林党控制社会舆论,排除异己,其心可诛……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