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可恶的赵全友

第(2/2)页

途径。为了能海运通畅就会给以倭寇交保护费,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利益关系。

        现在听倭寇首领说是赵全友想要抓他,宋启明也就明白了赵全友为什么回信说两天后来湾口,就是为了把宋启明留在湾口,然后让倭寇来抓自己。

        可恶的赵全友!

        但他计划的挺好,却没想到宋启明身边有个陈寅。

        “你叫什么名字?”

        “宫本雄一。”

        “做海贼多久了?”

        “哼,二十多年。”宫本一雄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看得出宫本一雄并不以自己是倭寇为耻,反而为荣。

        倭寇就是指日本匪盗,倭寇最初的形成和当时日本国内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追溯的话,还要从从元朝中期开始,当时中国正“天下一统”的时候,日本却进入了内战不休的“战国时代”,“天皇”成了摆设,诸侯们割据一方相互攻打,本身又穷外带战乱,土匪强盗们更“放了羊”,于是就有大批海盗们结伙每年到中国沿海打家劫舍,这些人就是“倭寇”的形成的根本原因。

        倭寇穷凶极恶,每到一处皆大肆烧杀抢掠,到元末的时候中国也天下大乱,各处起义四起,元王朝疲于应付,海防自然也顾不上,倭寇们每次打劫也就越发“占便宜”,便宜占多了,不少日本诸侯也眼红,纷纷组织自己麾下的正规军来中国沿海“发财致富”,中国沿海的海盗们也纷纷与之勾结。于是从元末开始,倭寇侵扰的规模与破坏力都连年扩大,几乎到了越演越烈的地步。

        到了明朝“倭寇问题”就更加复杂了,东南方面,被朱元璋平定的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等元末割据势力,都有大批残部流落海外,他们盘踞在东南沿海的海岛上,坚持和大明王朝为敌,这些当年参与和朱元璋争天下的“枭雄”们,而且却成了杀人越货的海盗。

        偏偏他们又与倭寇们相互勾结,甚至有不少人后来移居日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张士诚的旧部刘通,陈友定的旧部金子隆等人。这群人常年生活在东南沿海,对东南沿海各处的人口,地貌,城镇分布,都可以说了如指掌,更兼戎马半生见过大阵仗,作战经验丰富,而今摇身一变当了“二鬼子”,那更是相当富有敬业精神,每次倭寇抢掠,他们都积极响应,辛勤带路不说,碰到明军更杀红了眼往上冲,掩护“日本友人”撤退,可谓是抢劫在前,分钱在后,相当的有“国际主义精神”。

        据记载,在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刘通就曾作为向导,引着数千倭寇在苏南,浙东一带大肆抢掠,史载“大掠五府,饱掠而去。”

        所以倭寇的问题,不仅仅是日本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出在内部。

        宫本雄一见宋启明沉吟不语,问:“我的回答你满意吗?是不是可以放我了?”

        宋启明回过神来,说:“可以放了你,但还有一个前提。”

        “什么前提?”

        “我们做一个交易。”

        “什么交易?”宫本一雄问。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