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一定好

第(2/2)页

本价,衣场破产了,现有一批低价毛衣清仓大处理了,吐血成本价……”

        摊主老贺在一旁听的汗颜,厂家破产了他咋不知道。

        谁都有占小便宜的心里,村民聚拢过来。

        一样的套路,换了个词,一个村至少能销出去四五件,多则八九件。

        能说会道的人,到哪都饿不着。

        蹬车有唐建国,推车有摊主老贺,唐浩就在三轮车上坐着,拿着个喇叭跟这个大姑娘讲点黄段子,跟那个老大爷套两句家常,衣服不知不觉的就卖掉了。

        一天走了七八个村子,晌午饭仨人都是在村子小卖部买的方便面泡在袋子里吃的。

        直到天色暗淡下来,仨人才回到县城,结算了一下当天的成果。

        唐浩拿着个小本子,圆珠笔在上头划来划去,最后“今天一共卖掉了八十六件衣服,一共收了三百四十四块钱,减去一半的成本172,再减去咱上午吃的三袋方便面一块五,剩下的老贺咱俩平分,咱俩一人八十五块二毛五。”唐浩算完,把本子递给摊主老贺“老贺,你算算。”

        老贺不敢含糊,八十多块钱就他而言,也是小半个月的收入呢。

        许久,老贺“没错,就是八十五块二毛五。”

        唐浩从布袋子里把钱拿出来,一沓一沓的零碎票子,唐浩数两遍,摊主老贺数两遍,最后唐浩拿了八十五块二。

        眼见天已经黑了,摊主老贺本想请唐浩吃个饭,感谢一下他,被唐浩拒绝了,天色太晚,一天就两趟回镇子上的车,早五点二十,下午四点二十,眼下都六点多了,唐浩与唐建国回去要靠两条腿走回去,俩人回去的晚,家里人不可能不担心。

        回去的路上,看唐建国忙了一天,给了唐建国十块钱的工钱,唐建国瞬间就不觉得累了,跟在唐浩屁股后头追问个不停。

        “浩子,你嘴皮子咋这么利索,吆喝两句就卖掉了。”唐建国好像什么都了解了似的“做小买卖就得吆喝着来,我赶集的时候就觉得吆喝的摊子比不吆喝的好卖。”

        “嗯,吆喝不一定能吸引人,不吆喝一定吸引不了人来。”

        “那为啥你吆喝就能卖这么快,别人吆喝就卖不了这么多?”

        “这是个秘密,不过你是我哥,我可以告诉你,别告诉别人。”唐浩小声的说道。

        “不告诉,告诉别人,咱还咋赚钱。”

        唐浩拍拍大哥的肩膀“卖东西的不能光长一张嘴,也要有一双识人的眼,你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对方正好需要,我还正好有,那我东西不就卖出去了嘛。”

        “那你咋知道对方需要啥?”唐建国愣愣的问。

        “抱小孩的妇女,有家庭负担,一般这样的人比较节省,舍得给男人买衣服,自己舍不得买新的,就给她推荐男人的衣服,年轻的女人买衣服,要么是刚过门,要么是还没过门,买衣服没负担,推荐女装,再夸两句会心疼人,还连带男人的一块买了,这种大姑娘,花钱眼睛都不眨一下,男人买衣服,没女人那么心细,经济适用就好,跟他们聊两句,就知道家庭条件怎么样,家里谁当家,经济大权在谁手里……”

        总归一句话,低价商品,不一定好,但一定好卖,买的人知道,卖的人知道,心照不宣。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