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第(1/2)页

李阔十一岁就搬进了秦家武学,跟家里的几个孩子亲似一家,尤其是燕乔和秦筝从小就喜欢跟着这位大哥哥身后,秦箫作为表兄和亲哥哥倒是显得没那么亲近了。

        去年李阔接手教武堂便搬了出去,这小丫头虽然不明说,但也时常不经意念叨。

        三个月后秦扶谊带着个姑娘回秦府,那就是秦楚,秦扶谊堂兄弟的女儿,三房唯一留下来的孩子。

        老太太望着这姑娘可怜的模样,不禁湿了眼眶,走的那会儿才两岁啊,如今都长成大姑娘了。抽噎着说道:“孩子……你受苦了,这些年怎么过的?你娘呢?”

        问到这里秦楚默默低下头,消瘦的脸庞滚落着泪水,纤纤玉手不停擦拭着眼泪。

        见此情形朱氏赶紧道:“老太太别心急,先让楚楚沐浴换身衣服吃点东西来,您再慢慢问吧。”

        秦老太太帮着秦楚擦了擦眼泪,安慰着:“也好,你先跟着婶婶嫂嫂去,我屋里还有两个妹妹,等她们下了课回来你们一起玩儿。”

        朱氏和潘氏将秦楚带了下去,老太太把秦扶谊留下问话。

        “怎么会在潼关?她娘呢?”老太太示意秦扶谊坐下,慢慢问着。

        “我去的时候这孩子在一家庄户做事,经过打听是八岁被人买下将来当媳妇的,找来当地县丞从中劝说,又赔了人家一百两银子,这才同意把人带走。听他们说十三年前,一个女人带着她往边关寻找丈夫和儿子,结果几年了一个人没找到那女人患了失心疯,半年后冻死在雪地里了。这孩子几经倒卖,最后就在那户农家做了童养媳,那家儿子生下来就有痴颠,今十岁了还跟个两三岁的孩童一般。那日到了村子,想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一家子闭门不开。后来开了门多番解释,死活都不肯放人,还是最后当地的县丞还有几个吏官前来劝说才松的口。”

        听着这个境况,这孩子定是吃了不少苦头。当年一家男儿为了帮朝廷扫平前朝余孽,前往潼关,这侄媳妇怕是接受不了这噩耗带着孩子去找人。

        秦老太太只道是自己的过错,当日自顾着自己伤心,却疏忽了她们母女。

        “这孩子看着有些羞涩认生,让她跟这乔儿一块儿住吧。”

        秦老太太摆摆手,道:“沁心阁原本只住了乔丫头,前不久忆城搬了进去,两个人这些看着相处还算融洽。这要是住三个人,也未免太挤了些?让她住望月阁吧,那本就是她小时候住的地方,离二奶奶院子也近,让她得空的时候多去看看。”

        傍晚秦箫驾车从花家接了忆城和燕乔回来,一家子都在福寿堂用晚膳,一家子这么齐整坐下吃饭可能还是在秦箫刚成亲那几日吧。秦扶谊和秦箫公务忙,秦筝也爱军营千户所往返跑,朱氏潘氏日日打理家中琐碎事务,也难得会来福寿堂陪老太太用晚膳。

        府里又来了位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这下园子里比以前更热闹了。秦楚刚开始虽然还有点羞涩,不到一个月也跟两位妹妹打成一片,三人一块儿园子里看花,一块儿上街,一起上花宅读书学画。

        忆城的身体经过一年的调养,也比以前强健许多。

        四月里三位姑娘一齐进了教武堂,秦老太太娘家侄孙苏淮也进了教武堂学习。

        教武堂是十年前由秦扶谊开办的,百姓可自愿报名进入教武堂进行封闭学习。学习时间为一年,在这里兵法骑射、刀枪棍剑还有伤口应急处理等都会一一教授。原本只有男学员,三年前增加了女子班,不像男子一般严苛,只为强身健体学些防人之术。肖宴、王文瀚还有秦和她手下的那些女兵,也基本都是从教武堂出来的。

        沈忆城一到动刀拿枪课程就跟要了命似的,一节课下来累得趴桌上直喘气。不过要是骑马射箭,或者是兵法伤口包扎她倒是挺感兴趣。有时还会请来城里中医馆的先生,来教大家认识中草药,野外包扎伤口又该采哪些药止血治伤。

        这天日头正好,教武堂放学员们出城到山上采草药。在山上转悠了一两个时辰了,三个人背筐里的草药还不多。

        燕乔坐在树根下歇息,面色有些忧郁,她还难得有这么安静。

        忆城也气喘吁吁坐下,问道:“你这两天怎么了?之前要来教武堂看你高兴得都快把家里房顶蹦穿了,怎么来了几天一直闷闷不乐的?”

        燕乔的确不开心,本以为来了教武堂就可以天天看到李阔哥哥,结果都四五天了李阔仍旧没有露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