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第(2/2)页

往永盛帝只是有扶持自己心腹的念头,那从今日起,这种想法发生了一点变化——铲除异己,扶植心腹,这种想法演化成了信念,也正是这个信念,带来了腥风血雨的三年。

        集贤殿的气氛因为永盛帝心情的好转而变得轻松起来,大殿不时传出两人言笑的声音。

        终于在韩松又一次捋须的时候,永盛帝发现了一丝异样,“楚王,你的胡须,还有头发”

        在一旁的于翔早在接见韩松时便已经发现了——几日不见,韩松花白的鬓角和胡须现在乌黑浓密。

        永盛帝端详着精神焕发的韩松,无论怎么看在韩松身上找不到岁月留下来的痕迹,不禁赞道:“早就听父皇说楚王深谙养生之道,今日一看果真如此!”

        “非也非也!臣只是运气使然!”韩松说道,“年前有人在府门外求见,说是有一灵药献给臣,臣本来也只当那人是个骗子,可那人竟说这药丸是山庐居士赠予的,因家贫这才将药丸拿出来换钱。”

        “臣叫郎中查验了这些药丸,方才放心服用,没想到真的有功效!”韩松笑道,“小女自幼有哮喘之症,自从服用了这些丹药,症状便轻了许多,这山庐居士真是奇人,怪道有人说他羽化登仙了!”

        山庐居士早年间结识了薛若霞,后又因为精通炼丹之术被永昭帝奉为上宾。

        韩松见永盛帝啧啧称奇,韩松承诺将余下的丹药送进宫,皇帝自然欣喜接受。

        二人自然而然说起了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山庐居士,“说起来,民间茶楼的说书人还将山庐居士的生平写成了故事,每次讲评山庐居士,酒楼都是座无虚席的。”

        永盛帝虽然也在宫里见过山庐居士,却与他并无过多的交集,笑道:“竟还有这样的事?”

        “民间茶楼的说书人,最爱说的就是山庐居士在蓬莱岛羽化那一则故事。”

        “传闻在永昭五年四月,山庐居士带着两千子弟,乘着一艘大船从长江渡口出发,据渡口的渔夫说,那大船的吃水量竟大到可以搭载几千人的程度!还有人看到船上人影幢幢,个个高大威猛,常常在月夜出来吐纳修炼;同年六月,山庐居士来到蓬莱岛的五龙河,那天正是月圆之夜,江上起了大雾,船上忽然想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等到雾气散去,大船就此消失了!”

        永盛帝听得入了神,“这就是山庐居士升仙的由来?”

        韩松称是,两人交谈甚欢,直至掌灯时刻方才分别。

        临睡前,永盛帝看着雨帘外缥缈的夜色,忽然想起了韩松口中的如同浮萍的大船、白茫茫的浓雾和船上诡异的叫喊声。

        “倒真的是荒诞离奇带着一帮弟子羽化登仙了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些弟子倒是好福气”永盛帝扯起嘴角笑笑,然而他的笑渐渐僵在嘴角,目光定格在昏暗的雨帘中。

        永昭五年永昭五年山庐居士还在皇室效力,他为什么可以私自出宫?又是从哪里找来的弟子?

        永盛帝的眼睛渐渐瞪圆,永昭五年?

        “于翔!于翔!”永盛帝扯开床帐,大叫道,“去将起居录给我拿过来!”

        于翔听到永盛帝近乎嘶吼的声音,连滚带爬地进了殿,“皇上,臣在!起居录?现在?”

        “没错,就是现在!”永盛帝掀开被子下了床,“还有,去把大司农和少府叫过来,我要核算建朝以来国库的财政收支。”

        “还有,”永盛帝站在一人高的树形烛台前,烛火在他紧绷的下颌线跳动,“你去将禁军这几年的调动记录拿过来!”

        几乎不带任何停顿,永盛帝连着下了三个命令,且都是极耗费人力的。于翔不敢揣摩圣意,连忙应诺。

        于是乎,未央宫的寂静很快被打破了。

        数以百计的官吏在睡梦中被紧急传召到宫中,即使是在还在春寒料峭的初春,他们也忙碌得满头大汗,双手飞快地拨动着算筹,一时间噼里啪啦的碰撞声久久飘荡在未央宫上空。

        如果没有记错,国库出现亏空,就是永昭五年之后开始的。

        这两件事,究竟有没有联系?

        就在官吏们的计算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禁军的调动记录也被呈到永盛帝手上。

        即使室内温暖如春,永盛帝的后背竟然冷汗涔涔——和永昭五年相比,永昭六年的禁军数量赫然少了整整两千人——这两千人在人员调动上没有任何记录,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