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港商的顾虑

第(2/2)页



  赵国强的想法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整个80年代,吃,始终是百姓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在赵国强自己前世有限的童年记忆里,小时候的零食几乎什么都没有,谁能够吃到一口香喷喷的方便面,几乎已经是过年的待遇了。尤其是嚼在嘴里发出的嘎嘣脆的声音,每每想起,依旧口舌生津。

  内地其实很早就发明了方便面的技术,只不过受限于粮食产量的落后以及百姓消费水平的落后,方便面始终没有打开市场。自然也无从谈论什么发展壮大了。

  之所以现在就开始布局,是因为农村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分地,粮食产量必然大大增加,已经为方便面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只要有自己的市场前瞻性,再加上从香江引进的生产线和生产管理工艺,完全可以一统内地方便面的市场江山。

  等到了90年代,内地庞大的市场吸引食品业的巨头进场,赵国强有了主场优势,或许还能和这些巨头掰一掰手腕,要不然堂堂大中华,方便面的市场又会被“康师傅”、“统一”等弯弯企业所统治。如此大的市场,每年三百亿包的产量,居然完全被外来企业所蚕食鲸吞,让人情何以堪?

  “方便面?”

  娄晓娥自然知道这玩意儿,香江也是速食面的主要消费地,生活节奏快的地方,速食面这种产品都是大行其道。

  “国强,万一粮食跟不上怎么办?”娄晓娥一针见血问道,她也是京城土生土长的人,自然之道眼下的粮食产量始终是捉襟见肘,现在的环境,投资食品业似乎很有风险。至于所谓的技术和管理,在娄家这种资本家族面前,根本就不是事儿。香江作为自由贸易港,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来。

  “放心……”

  “娄姐,我已经做过市场分析,咱们以港商的身份,可以享受一部分的调配份额,就算有缺额,咱们完全可以从香江采购,成本依旧比在香江本土建厂低廉的多。毕竟,这里的土地出让金、税收、水电、人工成本都很低廉。而且,不出两年的功夫,预计内地的粮食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到时候就再也不会成为咱们的绊脚石。”

  “咱们从香江采购生产线,聘请专门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组建专门的管理、营销、科研一条龙的团队,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一定能够占领市场。如果产品有富余,咱们完全可以打开香江、南洋的销路,有了真金白银等外汇,就算是特区的公家单位,也会高看咱们一眼。”

  “有市场,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充沛的资金流,娄姐,咱们只要打出自己的牌子,想不发达都难……”

  赵国强洋洋洒洒,将自己的观点抛售了出去。

  这就是第一批进入内地的外商们要面临的尴尬,许多的行业不能触碰。例如,娄晓娥的娄家,真正的立身之本是钢铁行业,不过,现在的娄家,想再次进入钢铁行业,想也不用想。

  娄晓娥已经就几乎接受了赵国强的分析。

  于是问道:“你做过预算没有,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赵国强自己手里只有二百多万港币的资金,自然不会让娄家占据过半的股份,自己屈居小股东的地位。而且这年月的钱都很顶花,实打实的算是钱,不像后世,钱已经贬值的像废纸。

  购买生产线,建厂,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三四百万港币绰绰有余。赵国强自己也没有准备一举就建成什么震惊全国的大厂,还是那句话,一口吃不成胖子,大不了形势好了,增资扩股罢了。

  “这样吧,娄姐。”

  “咱们双方都各自出资二百万港币,各占50%的股份,娄姐从香江招聘专门的经理、厂长和工程师,我这边有晓丽作为全权代表,监督财务和经营,将来可能会安排进来几个学习管理的。”

  “发展的大方向上,咱们两个商量着来。”

  各占50%的股份,算是有一定的隐患,等于在股份上没有压倒性的大股东,不过,娄晓娥算是一个很靠谱的合作伙伴,赵国强不可能现在就咄咄逼人的要求自己控股,毕竟起步阶段,还要大力仰仗娄家的支持。那么眼前的隐患也就不足挂齿了。

  娄晓娥也松了一口气。

  二百万,对于娄家来说刚刚好,既不伤筋动骨,又可以充分的观察内地的经济形势,进,可以全力布局内地;退,二百万的资产也不用心疼。进退自如,尺度刚刚好……

  而且,经营人才和财务人才都有娄家提供,足以掌控整个工厂的主权了。

  看来,赵国强相当有合作的诚意。

  再次见到老高科长,这厮满面春风,脸上的喜色压都压不住,后槽牙都快露出来了,走路的姿势飘飘欲仙,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

  这样的状态赵国强见识过,王东方当时升官就是这个德行。

  “呦嘿……高科长这是喜气盈门呐,恭喜恭喜。”赵国强好听的话不要钱一样顺嘴就批发了出来。

  “赵兄弟聪慧……”

  “托福……托福……哥哥我狗肉不上席,一点小小的喜事,赵兄弟莫见笑。”

  “不知道娄女士和蔡女士对投资的事情有何决定?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哥哥我和赵兄弟一见如故,只要是娄女士和蔡女士决定投资,哥哥我一定鼎力相助。”

  不同于王东方刚刚发迹时的进退失据,老高显然段位要高得多,虽然免不了在外表上露出端倪,不过在言行上依旧滴水不露。承诺的鼎力相助,赵国强只当是笑话。这厮现在很可能的的确确有几分真情实意,不过,官场上的承诺有时候连一句屁话的分量重都比不上。

  “多谢!多谢……”

  “我带高科长你去见两位港商女士,投资的事情已经确定,投资额四百万港币,规模不会太大,不过港商的顾虑,老哥你清楚。最好在用地上预先留下扩大规模的余地,她们不清楚咱们的实际情况,我却对咱们的前景坚定无比。将来增加投资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千万别整得捉襟见肘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