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都是我的

第(1/2)页

  好大的口气。
监察御史邢京南腹诽。
三省长官献计献策,也不敢用这种口吻。
小子狂妄。
许默言这边第一笔已经落下。
手中的笔,笔走龙蛇,鸾翔凤翥。
一个个饱满浑圆的字落在白纸上,整洁有神。
那字似乎在跳动,一列列一行行,扭出一个繁华盛世。
【乾朝,建国三百余年,至女帝顺应天命登基,历二十帝,政令受阻,上传下不达,民怨沸腾,天灾频现,急需对外和以安天下。】
他首先提出朝廷制度的弊端,导致治理混乱,引起民愤。
天灾频频发生,这是上天发出对大乾朝发出的警告。
如若要治理,就必须要改革,对外和,对内安民心,团结一起,天下方定。
【攘外必先安内。】
这是一个被证明的很多次的问题。
安抚好国内,大家伙齐心协力,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任何外敌都是纸老虎。
第一段很快写完。
没有任何犹豫。
直接开启了第二大段。
他先说出朝廷存在的弊端,接下来就要提出安内必需的手段。
上到朝堂改革,下到地方政权形成责任制,具体到每一个人,派能臣干吏下到地方历练,体察民情。
天子剑出,斩贪官,诛九族,杀土豪,稳定地方经济,降低赋税,与民同修,让百姓喘息,就是给朝廷争取到大盛世的机会。
同时。
加强中央集权,政权收归国有。
建驿站,一个州,政令必须一天之内传达,不到者,斩。
不执行者,斩。
如此三月,懒政可除。
半年,怠政可解。
百姓重新获得幸福感,盛世不远亦。
第三大段,他的主题思想是,鼓励手工业和纺织业加大投产力度。
必要的时候,朝廷建立信用机制,铸钱放贷,助民资坊主快速扩大生产,增加岗位。
朝廷保证税收持续增加,百姓兜里有了钱。
肚子能吃圆,谁还会造反?
彼时。
谁要是想毁坏这种生活,百姓自己都不干,不用朝廷一兵一卒,百姓的锄头,会将他们的头颅斩下。
最后。
他总结。
【朝廷的根本就是百姓,百姓是最可爱的人,朝代更替,百姓永远是百姓。
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方可谓之大盛世。】
洋洋洒洒巨万字,用时不到一个时辰。
时速五千,堪比后世的语音码字速度了。
他缓缓落笔,抬头看了一眼三位监考官。
三位监考官还沉浸在他书写的速度里,不可自拔。
他们知道,儒道体系里有一门功法,专门练习写字速度的。
许默言是武夫,同时兼顾着儒道修为,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大人们,收卷了!”
贾一春反应了过来。
司徒元上前拿起试卷,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在他们还在欣赏许默言的大作的时候,他已经悄悄的溜走了。
方才还觉得许默言狂妄的邢京南,此时一言不发。
这篇策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一篇上上佳作。
有些谏言,他根本看不懂。
贾一春脑门儿上全是汗珠子。
如果这篇策论被陛下看到,必被采纳。
民间有些事情他们也能看的清楚,只是因为不是自己的管辖,即便是谏言,也会被三省扣下。
位卑言轻啊。
科举策论不尽相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