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旱灾

第(2/2)页



        关键是它耐寒耐热耐干旱,容易养活。

        <div  class="contentadv">        除了美人蕉之外,木薯这种耐旱的作物,江棠棠也不打算放过。

        江棠棠一面在空间里大量培育美人蕉,打算找个机会发放下去,给庶民们种。另吩咐人把宝岛先前育的木薯苗运往苍梧,先挑合适的地方耕种。

        除了在农作物上想办法外,她还召集了人,尽可能的想办法解决干旱的问题。

        岭南靠海,如果很能把海水运用起来就好了。

        只可惜,这时候不说没有现代那些先进的设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就算能转化也没有运输设备。

        江棠棠还是将目光重点放在海水种植养殖上面。

        原本只有宝岛一个海带种植基地,今年一下扩大到了十个。

        除了宝岛本地又新建了两个基地外,在岭南周边的海滩,另找了七处适合种植海带的海湾,进行种植。

        将那些因为干旱,无法种植的庶民都召集过来养殖海带。

        除了扩大海带种植基地外,江棠棠还招了大量庶民进行训练,然后由官府出面带队,出海打鱼。

        尽力为干旱做准备。

        江棠棠新办了几个鱼干加工坊,将这些新打回来的死鱼全部送到作坊,烤成鱼干,以便在灾荒缺粮之时充作粮食。如果有幸有活下来的鱼,则送入新规划的渔场。

        这些鱼会先放到一个海水与灵泉混合的池子里养伤,等恢复了活力后,才投入渔场养殖。

        渔场江棠棠是仿照现代的网箱制作的,当然,这个网箱既比不上现代的规模,也比不上现代网箱的质量,她也只能尽力一试。至于能不能成功,她心里都没有把握。

        而且因为这个时代织网的材料比不上现代,过不了几个月就要更换网箱的网。

        但是不能因为觉得希望不大,投入又太多就放弃。

        如今四处闹干旱,这好歹也算是一条出路。

        陆时礼也暂时推迟了出海的时间,带队出去打鱼。按他的说法是正好趁此机会训练一下手下人,等经验丰富后出海更有胜算。

        江棠棠对此自是赞成的,还交代陆时礼,她给他的那本书要好好看。

        陆时礼的确认真翻读江棠棠给的书,不过有些地方看不懂,“嫂嫂,书上说的经纬仪是什么东西?”

        江棠棠眨了眨眼睛,努力想了一下应该怎么解释经纬仪。

        她觉得自从她穿越后,比她高考都要认真,读的书也比她上辈子加起来都多。

        毕竟以前她只要自己读懂就行了,但现在因为要给人解答,不光要自己读懂,还要表达出来,让别人也听懂。

        不只是让人听懂,最好还要教会对方实际操作。

        江棠棠连说带比划,给陆时礼讲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是将什么是经纬仪说清楚了。

        又拿着书本,跟他说了一个多时辰,才说明白如何利用太阳的高度测出纬度。

        江棠棠记得曾在某乎看过,说古代的航海队发明了“常平架”,用来帮助维度的测量。

        而类似的装置中国人也曾经发明过,也就是古代用来熏香衣被的香熏球。

        因装置的两个环形活轴的小盂,重心在下,利用同心圆环形活轴起着机械平衡的作用,故无论熏球如何转动,只是两个环形活轴随之转动,而小盂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而这样的香薰球,在这个时代也也,京城许多讲究的大户人家也有用。

        江棠棠当即让人去寻制香薰球的师傅,打算在这个时代也弄一个航海用的常平架出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