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本

第(1/2)页

那翩翩长纱舞动,舞姬们在铮铮琴音中变换身形,起跃的舞姿令百官望而神迷,叱咤琴音更是引的座座叫好。

    而坐在人群中的刘台镜望着景诚帝的双眸,逐渐微微眯起,如恶狼盯住了猎物般,凝重窥视。

    待得舞乐稍歇,趁着这个时候刘台镜突然托着袍摆站起来,从百官中仓促挤出。

    他放袍跪拜下去,高声说:“臣,武库令,刘台镜,有本奏。”

    景诚帝似回过神,他低眉撇视着人,同时朝身侧的老侍人摆手,问:“此人面生,是何人门下举荐?”

    老侍人谄媚地笑,说:“陛下,刘大人本是少府门下,司职考工左丞一职。前些日少府丢了批军弩,正是刘大人寻回来的。所以因着此功,秦王便将其从少府调往武库从职。”

    “哦……”景诚帝颔首,旋即略提声调,“刘爱卿,今日大宴,不谈国事。奏折明日递交便可。”

    一众百官本就不以为意,可哪知刘台镜却没起身让开,反倒从袖中取出一卷奏折,双手托举着高声说:“陛下且慢。臣此奏为喜奏,还请陛下一阅。”

    这话一出顿时令满堂百官望来,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手中那卷奏折,生出了好奇。

    景诚帝见四下沉寂,随即摆手示意。

    老侍人下阶接过奏折返回,递向了景诚帝后,撤步侍在一旁,低垂的眼眸与刘台镜略微抬起对视,旋即移开。

    景诚帝展开奏折,扫视片刻后啪地一合,他喜上眉梢的说:“烟州港口数日前竣工,货通九州不日可期。刘爱卿。”

    刘台镜跪着揖礼:“臣在。”

    “此可真为喜讯。”景诚帝龙颜大悦,“此等喜讯,朕便赐你一樽薄酒,你与朕同饮。来。”

    老侍人倒好酒下阶递去,刘台镜接过时抬起头。

    而这时老侍人几乎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刘台镜眸子一亮,他等人让开后双手举樽,与景诚帝一同饮下。

    而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呼喊:“月贵妃到~”

    悠长的呼喊声中,江无双身披红霞新衣,缓缓渡步踏上了红毯。今夜的她浓妆淡抹,发髻雅致,行走间显露出清丽之意,令百官望的目不暇接。

    “臣妾。”江无双屈膝揖礼,“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妃来了。”景诚帝侧手一引,“快来,坐。”

    江无双乖顺地上前坐下,而此刻红毯前的刘台镜却不曾起身,依旧跪着。

    楼外雨声如群雀脆鸣,飘摇的薄雾弥漫升起,浑搅着夜幕,染上了纱帘。

    “陛下。”就在所有人都未察觉到异样时,刘台镜突然从袖子里抽出了又一份奏折,“臣还有一奏。”

    景诚帝笑颜犹在,他摆袖说:“讲。”

    一众百官看向刘台镜,旋即就听他高举奏本,震声高喊:“而今烟州港口竣工,此中尤为晋王殿下辛劳不倦。现下朝内文政杂事诸多,加之九州灾情频频,哀鸿遍野。臣观晋王殿下神武之姿,文韬绝尘,心善爱民。臣恳请陛下,加授晋王殿下为太子,入主东宫!”

    这一声话语出,全场皆惊!

    居于高坐一侧的刘修良神色惊而不变,可他身侧一众武官却都瞪大了眼珠。

    景诚帝自及冠后便不理朝政,国中大小事务自崇武到中永年间皆由庞博艺代而为之。而太子之位从晋王之母韩妃诞下龙子后,便一直悬置到今时今日。

    刘修良一众武官算是看明白了,原来刘台镜是借着喜讯想要推波助澜,辅佐晋王当太子。

    尚书台如今百官更替,大多文官皆出身寒门,有不少都是晋王提携上来的。而眼下刘台镜这一奏可是奏出了他们最想却不敢的一奏。

    最想的是他们认定晋王仁慈爱民,政务亲力亲为,是下一任帝君的最佳人选。

    而不敢,则是景诚帝如今重掌朝堂,加之秦王掌控城西禁军。一旦上奏,难保秦王不会起兵哗变。

    可现在这层窗户纸已经被捅破了,既然如此……

    那就彻底撕裂!

    尚书台文官当即走出几人,他们齐齐跪下,高声说:“臣等,附议。恳请陛下授晋王为太子,入主东宫!”

    话语起落,一众尚书台文官陆续走出,跪下后便揖礼重复:“臣附议!”

    “臣附议!”

    堂前在顷刻间跪满了人,景诚帝面对此情此景,神色不仅不变,反而内敛至平静。

    他侧视着按兵不动的刘修良,说:“晋王勤勉恪己,朕,甚是欣慰。但心性尚余浮躁,需得多多磨炼。加授太子一事——”

    “陛下。”堂下跪拜中的文官肃声打断,“崇武年时,陛下岁得及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