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胡非的决心

第(1/2)页

  皇宫。
养心殿。
面对朱元璋突然的热情,胡非愣了一下,着实有些措手不及。
“你重伤初愈,不必如此多礼,赶紧起来!”
“庞玉海,赐座赐座!”
朱元璋一边亲自将胡非扶起,一边冲着庞玉海大声说道。
庞玉海闻言,急忙搬来了一把椅子,就放在朱元璋的坐榻之前。
在朱元璋的盛情之下,胡非笑着坐在了椅子上,多少有些受宠若惊。
“怎么样?朕听说你的伤势已经痊愈了?”
热情过后,朱元璋也坐在了坐榻之上,打量着胡非,一脸慈祥的问道。
“多谢父皇挂念,已经基本痊愈。”
胡非笑了笑,缓缓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
“鸡鸣山一战,你立了头功,不但解决了功臣庙之危,更是大大树立了我大明的威严,朕心甚慰。”
朱元璋点着头,赞许着说道。
“能为父皇解忧,是儿臣之幸,都是理所应当的分内之事,您突然这么客气,不禁让儿臣有些惶恐。”
胡非尴尬的笑了笑,认真的说道。
突然看到朱元璋对自己这么客气,他反倒有些不适应了。
“你立了如此大功,几乎没费一兵一卒,理应得到这般赞许,说吧,想要什么奖赏?!”
朱元璋笑着捋了捋胡须,大声问道。
“为朝廷效力,为父皇效力,是儿臣理所应当,不敢奢求赏赐。”
胡非拱了拱手,一本正经的说道。
“少在朕的面前来这一套,你心里怎么想的朕还不知道?你不是不要赏赐,而是要看朕的赏赐合不合你的心意!”
“这次朕一定要赏赐你,不许再拒绝!朕答应你,不再赏你官职,只赏你想要的!”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大手一挥说道。
“既然如此,那儿臣就真的说了?”
胡非笑了笑,迟疑着说道。
“但说无妨!”
朱元璋点着头,大声说道。
“既然陛下一定要赏,那就多赏赐一下那些这次跟着儿臣在鸡鸣山一战的兵卒吧。”
胡非笑了笑,缓缓说道,渐渐变得认真了起来。
“他们?”
“那你呢?”
朱元璋愣了一下,缓缓问道。
“儿臣什么都不要,他们这一次奋不顾身,悍不畏死,鸡鸣山之困能解,他们同样功不可没。”
胡非有感而发的说道。
听了胡非的话,朱元璋不由得有些动容,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之色。
“朕也听说了,虽然一开始并没有人看好他们,但是在你的带领之下,他们的确起到了奇效,连文忠都曾极力赞扬过他们。”
“谁能想到,一群处在军中最底层的兵卒,居然也可与百余名北元暗探相抗衡!”
朱元璋点着头,一脸欣慰的说道。
“英雄不问出处,就算他们的身份再卑微,也是我大明的兵,既然是我大明的兵,就没有无用之人,只要朝廷需要,陛下需要,不管他们身处哪个位置,都可拼死一战,决不退缩!”
胡非看着朱元璋,斩钉截铁的说道。
“就如同你一样,不管你身居何位,是否身负重任,每一次你都没有让朕失望!”
朱元璋看着胡非,认真的说道。
“儿臣说过,不管儿臣在不在六部,在不在朝中,只要父皇需要,儿臣必定全力以赴!”
胡非点着头,大声说道。
听了胡非的话,朱元璋有些动容,因为胡非的确说过这样的话,也的确像他所说的那般去做的。
“不过,经过鸡鸣山一事之后,儿臣的想法有了些许改变。”
紧接着,胡非话锋一转,缓缓说道。
“哦?怎么讲?”
朱元璋挑了挑眉毛,好奇的问道。
“经过鸡鸣山一战,儿臣觉得或许是时候真正该为朝廷效力了,尤其是知道了春秋堂这个组织之后,强敌环伺,儿臣既然身负武功,自然该为父皇竭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