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联军

第(1/2)页

  玉门关事变之后的第三天,西域:阿耆尼国,跋禄迦国,伊吾,赭时国,龟兹国,高昌国等等总计三十余个小国家,在西域的荒漠上正在组成一支数十万的西域联军。

  军队在迅速集结,出兵多的国家如龟兹,如高昌,派遣出的军队都在两万以上。而小一点的国家,如伊吾,阿耆尼国,仅仅派出了数千的兵力。

  虽然各国出的兵有多有少,但是加在一起就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足以撼动唐朝西域的边防!

  更何况,玉门关现在已经落入了他们的手中!

  玉门关事变后的第四天,阳关也继了玉门关的后尘,落入圣母教安插在阳关的棋子手中。

  至此,西域的两座雄关形如虚设,危机正透过两座关卡渗入到敦煌。可惜的是,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这份异样。

  玉门关事变之后的第五天,第一支军队抵达高昌国。随后的几天里,陆续有国家派遣的军队抵达高昌国。

  联军将高昌国作为集合的地点,所有军队将会在这里聚集。

  玉门关事变以后第十二天。参与这次联军行动的三十余个国家联军全部聚集高昌国。所有国家的参与军队士兵数量达到了二十一万!

  二十一万!这绝对是一股大势力!因为西边有两座主要关卡,所以敦煌的守军并不多,才五千余。

  要是这二十一万直扑敦煌,恐怕当初松州的悲剧会继续上演!

  不!可能会更惨!当初松州驻军一万,而面对的是二十万吐蕃军民组成的军队,其战斗力有很大的水分在里面。而且松州是边防重镇,时刻有军队巡逻,发现战况以后及时回报,因此松州之战最初还是抵挡了一阵子,并且让敌人也付出了代价。

  可是敦煌呢?因为西边有两座雄关挡着,但凡出现战事,必然会先经过两个关卡,然后才回报到敦煌。因此这么多年下来,敦煌的军力和巡防早就撤销的差不多了。更本经不起大的战事。

  最最重要的是,对方的二十一万大军可不是上次吐蕃那样掺着水分的,而是实打实的军队!战斗力虽然算不上彪悍,但绝对不是只会挥舞锄头的农民!

  西域联军集合完毕的第一天,吐蕃高原上,一支三万人的吐蕃精锐也已经穿过国土,进入西域,朝着阳关进发。

  一边是二十一万的联军,一边是战力彪悍的吐蕃军队,两者几乎同时发起了进攻!

  不过西域联军在出发前,还有个小插曲。关于联军由谁主导这个话题。

  三十多个国家,有出兵多的,也有出兵少的,有精兵良将的,也有来凑数浑水摸鱼的。情况很复杂,甚至还有一些国家彼此之间是敌对的,自然是谁也不服气谁,谁都想夺得联军的指挥权。

  因此三十多个国家的领兵首脑乱哄哄的聚在一块,吵成了一锅粥,甚至还有几个抽出武器,一言不合就要开打。如果这么闹下去,所谓的联军既有可能就是一个笑话,很快就很分崩离析。

  “都住口!”应昊大吼一声。

  营账内的三十多国首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