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访琉华

第(2/2)页

少女伸出纤细的右手,轻轻拂去檀色桌案上书函的封印,读起了今早送来的仙门大比请帖。

        仙门大比是仙界数一数二的盛会,本届承办的圣灵宗早早发来了邀请。

        请帖四角加盖了圣灵专用的佛门秘印,金纸墨书,一笔一划庄重而遒美,微弱的精纯灵力在墨迹中流动。

        正面的书函言辞平实,无非是盛邀修仙界众英杰,一同参与仙门大比,共赏青年才俊之姿,云云。

        沈卿将金纸轻轻翻过面。

        或许是担心圣灵宗藏于山中,九宗有不少弟子不熟路线,在请帖背面,贴心地附上了前往仙门大比场地——万佛塔林的指引。

        “万佛塔林?”

        沈卿心念电转,想起了内心深处的隐秘往事,眉宇间泛起懊恼和焦急。

        “不妙,时间过了太久,本座竟忘了。这届仙门大比轮到圣灵,自然是在万佛塔林,现在要藏起她的话,恐怕……”

        少女突然若有所思,片刻后,狡黠的笑容在她脸上绽开。“意外的敌人……原来如此。”

        沈卿似是越想越满意,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数日郁结而致的愁眉舒展开来。

        四下无人,少女却莫名笑得无比甜美灿烂:“本座真不愧是天选的反派,早就把一切安排好了。”

        -

        仙门大比前数日,午夜的万佛塔林。

        “塔林结界未稳,夜深妖气重,本座自行前去检查即可,二位先回吧。”沈卿客气地屏退引路的圣灵宗弟子,独自走入万佛塔林深处。

        大比在即,圣灵将万佛塔林外围得严严实实,连一只鸟儿也飞不进这片林子。

        奈何沈卿地位实在尊崇,她找了个“检查仙门大比场地安全”的借口,便得以在大比开始前,独自进入这片佛门重地。

        此时已是深夜,万佛塔林内,唯有越老一人看守,甚是松散。

        沈卿行至四下无人处,飞速掐了个法诀,隐去自身行迹气息。

        她指尖轻点,霎时身形已到了万佛塔林中的隐蔽一处。

        圣灵宗漫山苍翠,却唯独在万佛塔背后的阴影处,有一处寸草不生的荒凉之地。

        这片空地面积不大,自然也无人在意,但其间却隐藏着沈卿在此界最大的秘密之一。

        沈卿一步步走到这片空地中央,如霜月色洒在她素白衣衫上。少女形单影只,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斜长,看起来很是落寞。

        “过些日子,仙门大比就要开始了,又是在这万佛塔。”

        她缓缓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给谁听似的。

        “我听说,当年师尊就是在这里一战成名,和你一样。

        “我还听说,人人都羡你们神仙道侣,生死不渝。

        “师尊追寻他的道,抛下你和我走了。我想你是因此对天道有恨,所以才会堕入魔道。”

        沈卿继续平静地开口,道出一桩桩隐秘往事。

        “师尊走了,但我想他若在世,定是不忍看到你自甘堕魔。”

        “因此我结丹之日,便踏足深渊魔界,将你三分碎魂夺出,又强闯万佛塔,将你魂魄放在这佛门宝塔顶端,滋养你三魂心神。

        “说起来,我其实还挺好奇的——

        “你会感谢我么,琉华师姐?”

        沈卿停顿了一下,林中唯有松涛声阵阵,却无人应答她的提问。

        她轻轻叹了口气:”好吧,既然你还是不愿意现身,我也不自找没趣了。”

        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沈卿正要离开,又站定开口道:“过几日,我的第一个弟子,叫谢折玉,他也要参加仙门大比了。琉华师姐,你知道么?他竟就是三界万年一出的天生仙骨,我还挺期待他表现的。”

        “走啦,师姐多保重。”

        沈卿向空气挥了挥手,微笑道别,身形消失在万佛塔林中。

        她的一番交谈,其实都是为了佯装漫不经心抛出最后这条线索——谢折玉,天生仙骨。

        天生仙骨,对修仙之人或是凡人而言,大多只是艳羡或嫉妒。

        对于堕入深渊的魔而言,天生仙骨之人的血肉骨皮,却有着另一个层次的致命吸引力。

        琉华堕魔后,念在师尊沈意与琉华的旧情,沈卿百年间竭力保全她心魂,期望她能褪去魔气,重返仙途。

        然而,从今夜的对话情形来看,琉华不愿应答,恐怕她神魂已经彻底被深渊污染。

        若琉华未在万佛塔顶现身,截杀谢折玉,那对于沈卿而言,倒是意外之喜。

        若琉华现身,便是符合她反派计划的剧情展开。

        反派招来魔族,将男主引入圈套,能存活至今的魔族,手中多少都有些诡秘的神器鬼兵,接下来的剧情,便顺理成章。

        但,那就意味着……

        沈卿不愿细想,只默默抬头,望向头顶的月亮。

        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只相似。

        百年前,师尊与琉华并肩望向的,也是同一轮明月。

        作者有话要说:  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只相似:化用自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