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读书多的好处

第(1/2)页

灵觉殿深处。

        苗文、宁厚二人正在交谈。

        苗文道:“为师这次闭关很重要,不可被人打扰,你在这里守护几日吧!”

        宁厚点了点头。

        苗文身体一闪,直接原地消失。

        宁厚立即盘膝而坐,闭上了双眼。

        “咣!”

        聚灵阁传来一声闷响。

        紧闭双目的宁厚睁开双眼,一直面无表情的他,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哎!真是不让人省心啊!去聚灵阁看看你的小师弟吧!他肯定是想上二楼!”

        宁厚耳边传来苗文的声音。

        宁厚面无表情地站起身走了出去。

        进了聚灵阁,第一眼便看到高明一动不动地躺在楼梯下面。

        宁厚不慌不忙地走到高明近前。

        见高明额头上已经起了一个大包,口鼻还不住的流着血,双腮也高高地肿起。

        宁厚一点表情都没有,伸手推了推高明。

        一盏茶的功夫……

        “哎呀!”

        高明发出痛苦的叫声,悠悠醒来。

        过了好一会儿。

        他才睁开双眼,挣扎着坐了起来,感受到身体上传来的剧痛,忍不住又发出了痛苦的叫喊声。

        “哎呀!痛煞我也!!”

        “咳!”

        一声轻咳传来。

        高明抬眼望去,见宁厚正似笑非笑地注视着自己。

        他刚想说话,宁厚直接扔给他一张纸。

        纸上写着:“师兄穷,可没有中品灵石。”

        高明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一时羞愧难当,低头不敢去看宁厚。

        “噔!噔!”

        宁厚背着手直接上了二楼的楼梯。

        高明见宁厚上了二楼,一脸紧张地喊道:“小……”

        宁厚又一次听到高明喊“小”转过头,露出颠倒众生的笑,直接推开“灵阁”的门,走了进去。

        高明又一次看到宁厚的笑,脸更红了,呼吸顿时也急促起来。

        数息,宁厚从“灵阁”内走了出来,扔给高明一张纸直接离开了聚灵阁。

        看着纸上写着:“小师弟,修为到了地阶就可以上灵阁了!”

        看到地阶两个字,双拳紧握。

        暗道:“地阶!地阶!我就不信我突破不了地阶!”

        高明费劲地站起身,摸了摸脸颊,刺痛传来,忍不住吸了几口凉气。

        他步履阑珊地走到一个写着“雷”的书架旁。

        这个书架宽一米宽高三米,这么大的书架上只放着两本书。

        顺手拿起一本上面写着“五雷斩”书。

        高明转过头,看向其他书架。

        每个书架上都写着字。

        “金”

        “木”

        “水”

        “火”

        “土”

        “冰”

        “风”

        显而易见这些书架里的书籍,都是记载着对应灵根的法术。

        高明低下头,翻开了《五雷斩》第一页。

        看着上面寥寥的几个字,高明感觉不像是法术,好像是咒语,便直接念了出来。

        “开天门,闭地闩,留人门,塞鬼路,紫阳真气,五雷斩!”

        高明话音刚落,身体突然巨震,其丹田的灵湖内,被五颜六色的圆圈包围着的白色光团,剧烈地闪烁起来。

        突然!

        高明脑中传来一阵撕裂般的胀痛,以前看过的书名瞬间出现在了脑海之中。

        《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古诗词三百首大全集》《语文》《历史》等等。

        随着书名一个个的出现。

        高明的呼吸越加地急促起来,额头青筋鼓起一跳一跳地,隐隐的有些要爆裂开的感觉。

        高明用手不住地敲打着额头,嚎叫着在地上翻滚起来。

        过了五六分钟,胀痛感才减轻了些。

        高明终于停止了翻滚,全身已被汗水打湿,脸色更是苍白得可怕,连呼吸都有些虚弱。

        尽管如此,他的口中却不住地嘟囔着……

        “胸中有大义,心中有百姓,肩上有责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