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塔莉垭工作日记(二合一)

第(1/2)页

11月30日,卑尔居恩。

        已知恕瑞玛地区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北岸平原,中部沙漠,南部半荒漠丘陵。

        不同区域的不同地理特征,也大致造就了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沿海商业城邦文明,绿洲农业部落文明,丘陵游牧部落文明。

        为了能对恕瑞玛各区域的不同社会背景有清晰全面的了解,调查绝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如今,我团对卑尔居恩的社会调查工作业已顺利完成。

        按计划,我团将从卑尔居恩南下,经肯内瑟深入大漠,调查诸沙漠城邦、部落之后,再直抵南方丘陵地带,至艾卡西亚北部后一路向西,随后沿巨神峰山脉向北折返,环沙漠回到北岸。

        (一点儿小小的私心是,这样我也可以顺便回一趟南方老家,寻找我的部落同胞。离开部落已经有一年多了,希望他们都好)

        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旅途。

        包括我在内的恕瑞玛裔领风者,无不希望迦娜女神的春风能尽快浸润这片枯死的大地。

        但组织对我们的期盼没有作出积极回应。

        临行之前,李维会长曾在送别调查团的接见会上对我说,如今领风者的干部力量已经到了极限,恕瑞玛的斗争条件还不成熟,希望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小心一些、谨慎一些,将步子放缓一点,不要让追求变革的狂热情绪盖过了理性。

        我理解李维会长的担忧。

        可在卑尔居恩的种植园里,我亲眼见到了我那沦为奴隶的同胞,还有他们正在经历的惊人苦难。

        我看到一个父亲沮丧地盯着他五岁女儿的断手和断脚,而这仅仅是他没能完成奴隶主定下的橡胶配额,而受到的“小小惩罚”。

        这里出产的橡胶,最终都经过诺克萨斯殖民者的海船,出口到了对橡胶需求最大的祖安。

        祖安新兴的汽车工业生产的每一只轮胎,里面都有恕瑞玛奴隶的血。

        难怪李维会长在文章里说,现在的这个所谓新祖安,其实也只是一个改良版的皮尔特沃夫而已。

        所以,我又怎能心安理得地留在祖安?

        我怎能坐在那染血的车轮之上,吹着汽车空调舒适的暖风,而忘记恕瑞玛的凛人沙暴呢?

        我...真的一秒钟都不想忍了。

        我真想现在就闹个地动山摇,打碎这旧世界的一切。

        我现在就吊死那些可恨的奴隶主和殖民者,让我的同胞能够打破镣铐、挣脱枷锁,像人一样挺直腰杆站起来。

        这样想,算不算李维会长所说的,“变革的狂热情绪”?

        我...错了么?!

        (重重的顿笔)

        领风者的组织纪律,让我不能做更多事情。

        只希望我这次所做的社会调查,能尽快改变最高理事会对恕瑞玛的研判态度吧。

        ......................

        12月1日,卑尔居恩。

        我不愿意离开卑尔居恩。我忘不了那一双双麻木绝望的眼睛,和我在这里看到的苦难。

        但我又必须尽快离开。

        我要尽快完成对恕瑞玛的社会调查。希望在看到我发回祖安的报告之后,组织可以改变对恕瑞玛地区的态度。

        于是,我们还是在今天收拾起了行囊,准备在明天按计划南下深入大漠。

        希维尔小姐和她的佣兵团,这下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在局势稳定的卑尔居恩,他们的“保护”完全是多余的。

        说实话,我不该这么早雇佣佣兵团到位,而且还是按天计费。

        我没有为节约组织经费作考虑,这是我作为调查团领导者的失职。

        好在希维尔小姐她虽然表面市侩、残忍,甚至还有过背刺雇主夺取出土宝物的恶劣传闻——她的武器恰丽喀尔,那只“大车轮”,据说就是这么来的。

        但经过这些天的相处,我发现她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好人。

        领风者不对任何人做单纯的道德批判。这样做意义不大。

        比起人性,我们更看重阶及性。

        就像你不能指责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去偷面包。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哲学。

        所以,我能理解希维尔小姐。

        她的市侩和狠辣,或许只是她在这残酷环境中不得不学会的生存法则。

        是恕瑞玛塑造了“战争女神”希维尔,而不是她天生喜欢当这样的人。

        只要用理想的光照亮她眼前的黑暗,给她一个新的方向和环境,或许她就会展现出人性的光辉,甚至是信仰的璀璨。

        这样的人,有潜力成为领风者。

        接下来我会重点发展希维尔小姐,将她指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希望她可以成为我们的同志。

        (这样也可以省下一笔佣金,顺便节约组织经费)

        ......................

        12月2日,卑尔居恩。

        今天我们打算离开,但发生了意外。

        一队诺克萨斯士兵找到了我们,他们发现了我们领风者的身份。

        我有些意外。

        我们在进行社会调查时也表现得足够小心,应当不会被发现身份。

        但那些诺克萨斯人却指着调查团里的少数几位皮城同志告诉我,恕瑞玛就没有这么白的部落民。

        就算有,他们也大都是来恕瑞玛旅游探险的阔老,才不会纡尊降贵地跑到田间地头跟种植区的奴隶聊天。

        这的确是我们的疏忽。

        那几位皮城同志后来私下里跟我做了检讨。他们从小到大都在皮尔特沃夫长大,习惯了擦防晒霜做肌肤保养。

        这在恕瑞玛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祖安生产的炼金防晒霜,在这里卖得比金子还贵。

        没人会把“金子”往脸上擦。

        于是后来,这几位皮城同志都放弃了擦防晒霜。

        没过几天,恕瑞玛的烈日和黄沙,就让他们跟群众“黑成一片”了。

        .........................

        12月3日,卑尔居恩。

        昨天发生的意外,大大扰乱了我团的调查计划。

        我们原以为会迎来一场与诺克萨斯殖民军的恶战,没想到却迎来了一片起义投降的浪潮。

        这些恕瑞玛奴隶眼中的恶魔,在我们面前倒表现得像一群受害者。

        更让人心情复杂的是,某种程度上。他们还真是受害者。

        因为恕瑞玛殖民地,是诺克萨斯帝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战略压力最小、进攻需求最低,最不需要保持强大战力的一条战线。

        所以和其他主要以职业士兵为主力的诺克萨斯战团不同,这支殖民地驻军,几乎充满了被诺克萨斯当局强征而来的壮丁。

        他们不是自愿来这里的。

        而在领风者于艾欧尼亚战胜帝国,招降大将杜克卡奥将军的消息传出之后,恕瑞玛北岸各殖民地长官更是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们,只留下这些没背景的中下层炮灰在这里戍守领地。

        所以,这些诺克萨斯士兵早就想投风了。

        当得知我们是领风者时,他们的态度竟然是:“你们可算来了。你们再不来,我们都想自己把军官们给绑了,坐船去祖安自首了。”

        诺克萨斯人都是这样的态度。

        那些依附于他们的卑尔居恩买办、奴隶主,就更是被领风者的名号吓得不轻。

        他们要不惊慌失措地逃遁,要不主动地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接受改造。

        卑尔居恩的政权,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完全落在我们手中。

        我们...很意外地将卑尔居恩解放了。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错误,但也是一个惊喜,一个机会。

        组织并不支持我们过早地介入恕瑞玛局势,但现在...一切都是意外。

        老实说,我和其他恕瑞玛裔的同志,心里其实对组织一直有些意见。为什么祖安向外输出斗争的第一步是比尔吉沃特和艾欧尼亚,而不是近在迟尺的恕瑞玛呢?

        难道恕瑞玛人就活该比双城人、比港人和艾欧尼亚人,多吃上一、两年苦头么?

        (回过头读来,这里似乎有落入狭隘的民族主乂之嫌。我检讨。)

        总之,我怀着复杂地心情,接受了这个意外。

        我决定留下一部分调查团的成员,负责接管卑尔居恩。

        同时,我也会在这里多待几天,用以“整理行装”。

        好吧...我承认。我是想暂时放下调查的工作,把卑尔居恩的事情处理好。

        这里的情况我也及时用“青鸟无线电”汇报给了祖安,希望组织能理解我们。

        .........................

        12月4日,卑尔居恩。

        该死,我好像把事情搞砸了。

        或许,是我把我的同胞们想得太过简单。

        在我的调查报告里,他们是羸弱无力饱经摧残的可怜奴隶,是绝对的弱者。

        虽然事实也正是如此。但我忘了,被压迫到极限的弹黄在突然解除限制后,爆发出的力量会有多么可怖。

        更何况,这些卑尔居恩种植园里的奴隶,绝大多数都是在部落冲突中落败被俘的俘虏,被沙漠强盗掳掠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