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朝鲜时局(1)

第(2/2)页

      现在就好似又一个轮回。

        大明到了天启年间,又要涉足朝鲜这片土地,虽说抗击的对手变了,但是有些东西是没有变得!

        “说回正题吧。”

        <div  class="contentadv">        在帐内众人感慨之际,孙承宗却开口道:“眼下在丹东这边,新城营建,港口兴建,驰道整饬都在加紧推进着,不过想要出兵朝鲜还不是时候,为确保丹东的绝对安稳,随本辅出战的两万精锐分驻镇江、汤站、险山诸堡,以震慑与警惕宽甸诸堡处的建虏偏师。”

        “甚至定辽右卫、新安堡等处已全面戒严,而为确保上述兴建能够平稳推进,围绕丹东内外开辟的临设工坊,不少也都驻扎有军队震慑,以确保聚集在此的劳壮能安心劳作。”

        “这么多的人聚集于此,每天消耗的钱粮是难以评估的,而本辅派至朝鲜的人,至今都没有传来任何好消息,如果朝鲜王室不能同意我朝的要求,那么援朝抗虏一战,本辅觉得有必要向后继续推迟。”

        “阁老!不能再推迟了啊!”

        听到此言,在人群中响起一道声音,在一些人的注视下,披甲挎刀的毛文龙快步上前,朝孙承宗抱拳一礼道。

        “据末将所部探查到的情况,时下朝鲜境内的咸镜两道皆已落入建虏之手,而毗邻的平安两道过半都被建虏拿下。”

        “如若再继续拖延下去,真要让建虏将朝鲜北部悉数拿下,即便我军准备充分,可如何介入朝鲜战局,就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啊!!”

        孙承宗眉头微蹙。

        毛文龙所讲的这些,他如何会不知晓呢?

        别看孙承宗是文官出身,不过对于战争的敏锐性,洞察力还是有的,这跟绝大多数文官相比,那好的不止是一星半点。

        大明绝大多数文官,涉及到军事层面,纯粹就是瞎指挥乱掺和,甚至为了一些所谓的道义,还会在战争期间做匪夷所思之事!

        从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他就一直在杜绝这种现象,不会打仗的文官那就趁早滚一边,别在他面前聒噪。

        “时下摆在我军的难题,不是朝鲜方面怎样,而是确保援朝抗虏的后方,是否能一直平稳下来。”

        迎着无数道目光注视,孙承宗声音低沉道:“你们应该都清楚,朝廷现在面临怎样的困难,辽左的建虏袭扰至今没有结束,川贵的土司叛乱仍在继续,两淮出现匪乱,北直隶、山东等地赈灾还在进行……”

        “在此等大环境下,援朝抗虏一战,是陛下力排众议才明确的,甚至前期出战的粮饷开支,那都是陛下从内帑拨付的。”

        “这一战有多重要,本辅不过多赘言你们也都清楚,可越是这样,我等就越是不能乱,要是前出朝鲜的根脉有所动摇,那谁来支撑起前线的各项消耗?”

        相较于熊廷弼主导的镇压建虏叛乱,朱燮元主导的镇压土司叛乱,戚金主导的镇压两淮匪乱,秦邦屏主导的震慑九边等处,孙承宗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因为他需要一切都从零开始。

        军队是调拨的有,但是精锐仅有尤世禄统领的两万精锐,即便毛文龙所部也都调拨其麾下节制,甚至天津、金州、登莱等处水师力量,也都能围绕着援朝抗虏而转,但是别忘了啊,上述这些军队多是新组建起来的,哪怕时间是久了些,可多数都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新卒与悍卒是有本质差别的!

        更别提为了这场战争,要将丹东真正兴建起来,为今后控制住朝鲜蓄势,这又要调集大批破产群体移边,其中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唯有孙承宗这位主帅最为清楚。

        从离开京城赶赴到丹东,这段时日孙承宗根本就没有睡好过,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了,太多的秩序需要他去筹建,任何一环敢出现任何差池,那造成的影响将会是难以估量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