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卖种子

第(1/2)页

大人们若首肯,他们自然心甘情愿,可若是大人们不答应,他们又岂敢冒着杀头之险将玉米卖给他人。
  “大人,这玉米可否卖予我们一些做种子?”
  “大老爷,卖给我们一些吧,我们那里穷苦不堪,大人小孩都饿得骨瘦如柴。”
  “我们情愿出双倍的价钱,只求大老爷卖几十斤给我们。”
  原本怯懦胆小的打工人,在看到玉米产量后,纷纷跪在种子园门口苦苦哀求。
  “能卖吗?”阿大询问苏大圆。
  “不能卖。”
  “产量无需顾虑,顶多与往昔无异,我们可以以八文钱的价格卖给他们。”
  阿大其实对苏大圆所说的种子失效之辞不以为然。
  “不能,你怎能确保他们拿走这玉米后,不会招摇撞骗?你以八文卖出的玉米,他们能借大河村的旗号卖到八十文,甚至八百文。”
  涉及利益,谁不想放手一搏,十倍的利润足以令人眼红,他们才不会在意这玉米能否做种子。
  “这么多玉米,大河村的村民就算天天吃顿顿吃,没个两三年也吃不完吧。”
  “那我们就办养猪场、养鸡场,或者在河道上建水磨坊卖便宜的玉米面出去,玉米粒决不能外流的。”
  苏大圆说的斩钉截铁,开什么玩笑。万一有农民花高价买下这些种子,产量却依旧是百十来斤,岂不是要害死人家了。
  以现代的粮食产量,一季不收无所谓,但魏国不行,这里的粮食一季不收真能饿死人的,她可不能干这种昧良心的事情。
  今年秋收,种子园的玉米种子便可以传承三代了。按一亩地两千斤算,一百亩地就是二十万斤的种子。
  每亩地五斤种子,能种四万亩地呢,明年倒是可以出售一些,种个两三年倒也能缓解下粮食的紧张。
  告示再度张贴出来,上面赫然写着:“种子园有十八万斤玉米种子,一个月后,将在大河村外的集市上,由专人负责售卖。有需要者,可携带户籍、地契提前登记。”
  与此同时,村子里开始流传起一个小道消息,犹如一阵风,迅速传遍了每个角落:“今年大河村的种子,因苏大圆被掳走而遭受诅咒,倘若再种下去,将会颗粒无收。”
  古人对神神叨叨的事情向来敬畏,听闻此消息,向村民购买玉米种子的念头便如泡影般消散。
  然而,那玉米颗粒饱满、金灿灿的,价格也不贵,着实让人眼馋。于是,有人便想买些回去磨粉食用。
  阿大同苏大圆商量了下,又贴出一张告示:“两个月后,可来大河村外的集市上购买玉米粉,朝廷专人售卖,一斤只需八文钱。但需要带上户籍,每人限购一百斤。”
  众人一看,激动之情难以自抑,纷纷跪地,高呼万岁。要知道,粮店里售卖的玉米面价格不菲,精细的要二十文一斤,而那种连皮带糠的也要十文一斤。
  秋收是很拿捏人的,整个过程让人倍感煎熬。
  要掰下玉米,砍倒玉米杆子,接着拔出根部,然后翻地,翻完后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