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电报机2

第(2/2)页

都点头,这番分析确实也没错,与天猫精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形象相差不大,只不过没想到后世的人改进了许多,想找什么内容不需要再埋首故纸堆,只需要问一下就有甜美的天猫精灵解答。

    仙人?朕虽不是,手段也相差无几。

    同时对于有异议的地方需要进行商议讨论,同时分配好接下来这个月的制造的物件,主要还是工部的活。

    “这帮后生的脑袋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

    天幕简简单单地分享了电报机的原理,但是真的要落实利用这些技术,其配套的东西真的很多很多,真正落实的时候会更多,这些问题只能等到实际的时候再去解决,就是朱元璋坐在这想再久也不一定能想的出来。

    这中间种种,不用细说众人都能体会,虽然这种技术最终也被淘汰掉了,但其简单的原理对于如今的大唐而言,却还是很先进的。

    如今长安城经过天幕的洗礼,像电这种非常神奇的东西都见识过了,自然知道其含金量,怪不得每次提到穿越,天幕中的后生都是信心满满。

    李世民满心欢喜,要是他现在穿到秦汉,没准也是一副现代人看原始人的眼神。

    “然后断开开关,利用发报时电路暂时闭合,电流通过缠绕的电线时会形成磁场,吸引第二段独立的电线的开关闭合。”工部尚书段纶抚须说道,但一看众人越来越迷糊的表情,不由得一愣。

    “.?。?”

    众人点头,又见天幕连续切换了几下内容,有拉香蕉的、修驴蹄的、洗地毯、直播吃大猪蹄子的,最后停在几位年轻靓丽、大白长腿的艺伎视频上。

    要知道,就算是前方战事急报,走官道驿站,换人换马加急跑,也要3-5天的路程。

    “难道是打渔用的网?这和弘文馆有什么联系吗?”

    “这种技术虽好,但比电话还是差了不少,电话可是能做到和千里之外的人通话聊天!”段纶认真说道,电话也是他一直心心念念的技术,遗憾的是天幕并没有提及。

    “名字不重要,重要的事原理,想找什么只要问一声,就像'唰'地一下,凭空就出现了。”

    机踢屁确实很好很好,但也可能会导致民间人口失业,无业游民多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好的事,这是他此前未曾想到的事情。

    一众大臣头都大了,这些名字比天猫精灵、度娘好一点,但还是没办法通过名字猜出一二。

    “真是奇思妙想啊!”

    其将来的地位,绝对不低!

    “陛下圣明!”

    隐隐约约,朱元璋也有些觉悟,天幕技术的进步,会导致一部分人失去原有的工作和赖以生存的活计,但同时也会创造出一些工作岗位来。

    房玄龄惊叹不已,这里面所有的知识他都是知道的,本以为电就是电,只能用作能源驱动机器,没想到还能利用简单的闭合打开开关,就能实现如此惊人的效果!

    从金陵到幽州,秒级别的通信!

    “这继电器原理,你们弄明白了吗?”有人议论着,因为前面讲解的部分都有对应的动画演示,唯独后面提了一嘴的继电器听得云里雾里。

    贞观年间,长安城。

    “恐怕是了,此前有人提及,天猫精灵会的你都能在度娘上找到!”杜如晦仔细分析,“从这里的评论看出,这百度恐怕类似于弘文馆等,主要负责收录各种学问和典籍等。”

    好在,天幕倒没在此处停留多久,之后就是“网抑云”时间,每个月也唯有这些时间,甘棠等人才能静下心来听听后世的曲子,同时她们也知道,天幕这次亮起也临近结束了。

    天幕重播了一遍,众人跟着看了评论区,从中也大概得知了这种技术几乎是失传的现状了,按这些后生的讨论,他们从“网上”、“百度”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对应的原理。

    没办法啊,朕就是那位能呼风唤雨、掌握雷电的男人,从此以后,都无需喊什么雷公助我,张角见了我都得尊称一声先生!

    里面种种道道,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简直和神迹无异。

    但总体,总是朝着机器化、自动化的方向前进,这继电器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就相当于每100公里处重新设置一位发报员,由这发报员转发,只是这部分工作被后生们利用电生磁现象自动实现了。”科学部的人拍着脑袋恍然大悟,实在是惭愧啊,天幕轻飘飘的一句话,还让工部的人来指导才能看得明白。

    “太妙了!”

    若没有继电器,朱元璋能想到的就是每隔100公里,设置一名转发电报的电报员。

    此次最重要的内容便是电报机了,其中电报机这东西又不像飞机和蒸汽火车那般需要多高超的技术工艺,基本是有手就行。

    而且这东西将会深刻重塑大明,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和后世的电话已经非常接近了,那是现代社会啊!

    按后世的算法,如今是14世纪,其他地方还是冷兵器互搏的时代,一个现代化国家将冉冉升起.

    大明,即将成为蓝星上唯一真神!

    (本章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