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第(1/2)页

契合度百分百是一种什么概念呢?

        李排长其实一时间并不能找到非常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数据。

        精神力契合是星际时代提出的全新词汇。

        因为出生时基因的设定,每个人的精神力表现都有细微的不同。

        而这些不同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扩大,在成年后定格。

        由于人类庞大的基因库,古往今来,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的精神力会完美契合另一个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是精神力契合的两个人,在战场上精神力同步后能够发挥的威力就越大,甚至能够达到传说中操作对方机甲,双机甲合一的程度。

        江珺与宋驰安和张承百分百的契合度,如果经过妥善充分的开发,那就意味着,联邦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向军区输送一支人间绞肉机。

        李排长盯着显示屏上的数据,又抬头看看从房间里走出来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江珺,瞠目结舌久久说不出话来。

        刚刚走出房间的江珺有些迷惑,伸出手在江珺面前晃了晃,问道:“李排长?”

        这是傻了?她进入检测室的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排长被江珺在自己面前晃动的手影惊得回过神来,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一伸手拽住江珺的手,把她重新拖进检测室,沉声命令道:“你站在里面不要动。”

        然后,李排长打开2班学员名单,按照学号顺序从上往下一个一个点名:“陈煜,于连峰,赫连昶你们三个人进去。”

        这三名新生正好就是自由组合后成为一组的三名学员。

        他们三人彼此对视一眼,然后沉默地走进房间,一个接一个与江珺打了声招呼。

        江珺与三人点头示意,随后扭头看向那缓缓关闭的门。

        绿色的指示牌再一次变成红色,李排长手里的显示屏上六个数字还是跳动着往上窜。

        其他学员的精神力契合度普遍在70左右,没办法,正常情况下越是实力强大的人,精神力的排他性就越发明显。

        可是对应江珺的三个精神力匹配度还是在不断的往上窜,最后停在100这个醒目的数字上。

        房间的门无声地被打开,李排长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江珺,继续沉声说道:“江珺留在原地,学号顺序往下三个进去。”

        猜到了李排长的行动的岳高早就已经单独把这三名新生找出来了。

        这时候他们正茫然地跟在岳高身边,走进江珺所在的那间房间。

        房门闭合,指示牌转变,显示屏上的数据开始往上窜。

        李排长顾不上其他队员之间的数据,目光死死地盯着江珺的精神力契合度。

        100,100,还是100……

        无论和谁,江珺的精神力契合度居然都是列打不动的一百。

        李排长不死心,再叫了三个人进去。

        就这样一轮接一轮,整个2班的学员全都被李排长送进了江珺所在的检测室。

        结果也没有让李排长失望,江珺与2班所有人的精神力契合度,都是毫无悬念的一百。

        若不是时间来不及,还要给其他连队的战友们留下足够的检测时间,李排长甚至有冲动让江珺和整个3排所有人都进行一遍精神力检测。

        虽然最后的检测结果,十之八九还是百分之一百就是了。

        江珺终于被李排长松口放出了检测室。

        只不过在走出检测室的时候,江珺很明显感受到了3排所有人,都在用一种看珍惜物种的目光,直勾勾盯着江珺。

        宋驰安迫不及待地冲上前来,一巴掌拍在江珺身上,语气自豪而又歆羡:“江珺,你是蓝牙成精吗?”

        怎么逮着谁连谁,契合度还全都是百分之百?

        对于自己近乎逆天的精神力契合度,江珺本人也是茫然的。

        在远征军区的时候,她从来没有测试过精神力契合度,虽说操作机甲的时候跟远征军区那些战士们的配合都挺默契的,但江珺一直以为是远征军区的大家体谅她年纪小,所以刻意迁就她的行动了。

        现在看来,事情的真相可能会更加奇幻一些。

        接下去的测试并没有什么悬念,大部分自由匹配的小组都顺利通过了精神力契合度的测试。

        不过先前和江珺一起进行测试的第二组在经过一番商量后,最终决定散队了。

        虽然他们的学号都很靠前,但是他们的精神力契合度对比他们的实力实在是一个拖累。

        尤其是江珺百分百契合度的珠玉在前,他们百分之七十的契合度,现在可能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但是在未来的升级考核中,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枚不定时炸弹,成为他们最大的隐患。

        一番折腾后,3排众人也算是都分好小队了,接下来李排长布置的所有任务,都会以小队为依据进行打分。

        这个标准一出,小队里立刻有人欢喜有人愁。

        成绩强悍的队员觉得同队的差生会拉低自己的评分,而成绩相对薄弱的学员则窃喜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