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花钱采买

第(1/2)页

卖了鱼和兔子,李怡诺赚了六两多银子,算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从早上到现在只吃了十个野鸡蛋,肚子又在唱空城计,李怡诺赶忙去街上吃午饭。

        刚赚的银子还要留着买粮食和衣物,李怡诺没有往那些大饭馆进。她循着面香气,找到个路边摊。

        摊主是一个上了年龄的老婆婆,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手脚麻利地招呼着客人。李怡诺依稀从她脸上看出了几分老院长的模样,愣愣地走到面摊前。

        老婆婆收拾着桌面上的碗,察觉到面前有人诧异抬头,“姑娘,吃面吗?”

        “嗯,先来两碗。”李怡诺回过神点头,想到什么又声音闷闷道,“我饭量大。”

        “哎,我给你多下点面,你稍等会儿啊。”

        一个姑娘家大冬天里穿这么单薄,想必也是个可怜人。老婆婆在这儿摆了几十年的摊,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她忙着手头上的活识趣地没有多问。

        青花白瓷的大海碗里卧着团根根分明的宽面,上面还漂着几朵葱段。小麦独有的香气扑鼻而来,李怡诺埋头先喝了一口面汤暖暖胃,才拿起筷子大口吃面。她不过才一天没有吃到正常的吃食,这会儿一碗简单的阳春面,好吃到李怡诺差点泪流满面。

        阳春面三文钱一碗,两碗面吃完,肚皮有了六分饱,李怡诺从袖子里摸出六文钱递给摊主。

        她是头一次来镇上,不熟悉镇上的情况。为防一会儿买东西的时候晕头转向找不着北,李怡诺决定先在镇上的主街道转一圏,熟悉街上的情况后再规化采买路线,免得走冤枉路。她住得地方本来就离镇上远,要是在镇上多耽搁一会,保不准回去就要赶夜路了。

        山里的夜路可不是普通人能随便走的。李怡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力气比常人大一些的普通人,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赶山路。

        整个小镇成“井”字状,被粗略地划分成三部分。中间这条道两旁大概为居民区,李怡诺站在镇的南大门处瞧着越往北走,低矮的青砖瓦房越发高大气派,檐角的样式也多起来,屋顶的黑瓦间洒着条条白雪,整个小镇透着古典大气的韵味。整个居民区的两侧被高约三米的青石围墙围起。

        小镇东西两侧是做买卖的市场,李怡诺从镇南门进来时去卖鱼的那条街是西市。乍一瞧,这个小镇的分布规化倒和长安城有几分相似,只少了长安城的阔气和繁华。

        天时正当午,李怡诺直接站丰西市的入口,从南往北逛了一圈西市的主街道,心里默默记清楚一会需要采买的店铺。木屋里空空如也,李怡诺要买盐,大米,麦粉,棉衣棉被和鞋,食盐、粮食和御寒的衣物都是她在要山里生活下去的刚需,手里这点钱要先紧着花。

        她脚上的这双布鞋一路跋山涉水,这会儿被雪浸透,源源不断地带起比脚底的热气。李怡诺现在根本感受不到自己两只脚的知觉。

        李怡诺实在冻的受不了了,抬起脚步往一家鞋店走。她进来里路过一家鞋店,柜台上摆着一双鹿皮小靴子,模样的造型都像极了她现代暖和轻便的牛皮靴。踩着湿哒哒的布鞋进店,李怡诺指着柜台上摆的一排浅腰皮靴问价。

        “六百文钱不二价,”鞋店的伙计正打理着货品,抬起眼皮扫了她这一幅打扮报了个价又赶紧低头忙着手底下的活。

        李怡诺没理会伙计的眼风,摸着鞋面选了一双合脚的靴子,自顾肉疼得数了钱,好家伙半两多银子,值二百碗阳春面。

        伙计接过她手里的六百文钱,从柜台下面抽出一张褐色的硬皮纸,利索地把鞋包好递给她,“客官,你的鞋。”

        李怡诺被他穿花的包鞋手法惊到,点头接过包裹。她拎着鞋来到西市与坊间无人的墙角处,脱下脚上的布鞋,在衣服上擦干水渍换上新买的靴子。

        刚一入脚,整个人都变得暖和起来。李怡诺舒服地在地上跺两下,身姿轻便得像一只鸟儿。她捡起脱在地上的布鞋,学着伙计的手法把布鞋包在硬纸里面,拿回去烤干还能穿,半点不浪费。

        拎着四不像的鞋包,在靠坊的街角处,李怡诺终于找到一家卖竹编的店铺。她两手空空,买了东西也没地儿装,只能先多花点时间买竹筐。

        竹编的筐泛着油亮的光泽,搁她现代妥妥价格昂贵的工艺品。李怡诺挑了个一米多高的背筐,背在身后筐底差点够到小腿弯,再稍微大点就妨碍走路了。竹筐六十文钱,李怡诺从刚到手的银钱里数了六十个铜板递给掌柜,背着空筐去了隔壁的布行。

        布行里的伙计正在卸货。李怡诺逛了一圈,发现布行里有卖成衣等其它布制品,悬起的心悄悄放下。她真怕布行只有布匹,那她只有去典当行里买过冬的衣服了。

        成衣都是普通的款式方便人活动,颜色也只有灰青和黛蓝两色,耐脏又耐用。李怡诺一眼瞧过去,每件衣服的针脚都有些细微的不同,水平也有参差。

        布行里的这些成衣应该是周边的人家在家里做好卖给布行,和她山上打猎来镇上换钱一个道理。

        一套棉衣300文钱。买一套衣服她能吃一百碗阳春面,李怡诺急需棉衣御寒,上手摸了摸衣服极为厚实直接买了两套。

        李怡诺又在店里买了一件六斤重的棉被和一匹最便宜的棉麻布,走时还带了点针头线脑。浅色的棉麻布拆好拼上就能当床单,肤感还舒服。她虽然不会做衣服,但是简单的被套床单还是会自己缝的,毕竟这两样只要缝出个模样就行,丑点也不影响使用。

        六两银子在布行里去了一半,李怡诺背着布匹和棉衣棉被去了沿街商铺,买米面油盐。既然兜里有了钱,李怡诺不想再凑合着吃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