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老相国的肺腑之言

第(1/2)页

散朝了。
  百官退开,伍章一直没走,很明显,他留下来,也是有话要说。
  不过,此刻他的心情跟此前显然是不一样的。
  虽然他很老成持重,但区别还是很轻易看得出来的。
  等到百官都离开了,伍章跪下道:“皇上,老臣谢谢你了……”
  杨晋道:“老相国何出此言,是朕要谢谢你才对。此次惊天第一功,虽然具体是如何完成的尚不得而知,但若不是令郎绝不可能做得到,这是百年来我国对东晋国完成的第一次攻城略地,其意义非凡……老相国有此儿郎,乃是国家之福。”
  伍章道:“有此儿郎,可老夫愚顽,若非皇上慧眼,此子只能被老臣所误,默默无闻于世,郁郁死于床笫之间,今能立此功,老臣可告慰伍家列祖列宗于地下,老臣这个谢字,发自肺腑。”
  杨晋走下龙椅把他扶起来,却发现伍章心事如潮,心声不断。
  原来伍章此言非虚,他如此致谢,是有原因的。
  昨天,太上皇派人来传他到安闲宫,与他闲谈一番后,问他道:“老相国,朕听说天子派令郎孤身一人陪送东晋使臣,还打算进虎口关,此事是不是真的?”
  太上皇退位之后,是初见与伍章见面,听到他还自称为朕,伍章就有点明白,太上皇并不甘心失去大位。
  “是。”
  太上皇叹了口气道:“看来,我们这帮老家伙有人是看不顺眼喽。虎口关跟别的城池不一样,只有东城门西城门,南北两面皆傍山,其险无比,进来容易,出来可就难了。有人是成心要给东晋人送一个祭旗之人哪。”
  这一句话正说中伍章的担忧。
  因为不但太上皇说过,有些百官也说过,有王爷也说过,甚至连老夫人都知道了。
  可是,由太上皇嘴里说出来,却让伍章非常惶恐。
  他知道,自从离开皇宫后,太上皇的身体日见好转。
  到安闲宫的官员,也开始日渐增多。
  有些是太上皇召见的,有些是官员自愿求见的。
  这种情况非常让人不安。
  作为太上皇曾经倚重过的老臣,更是有万般滋味。
  伍章道:“太上皇若是说的是犬子的事,老臣以为,当今天子派他去必是因为他有可取之处。”
  太上皇淡淡一笑,说道:“老相国,我们都是老人,可能人家真的不待见了。听说人家重用的人都派到外面去做实事了,来上朝的都是不待见的,因为不待见,每天三朝改成了一天一朝,就是不想看这些老人在眼前晃,不待见就不见,为什么要朝小孩下手?”
  伍章道:“玉不琢不成器,或因犬子已到需要磨砺之时。”
  太上皇笑笑道:“老相国既不在意,倒显得朕过于关心了,此事不提也罢,但朕有句体己话,老相国你这一年俸禄可以借给天子,尽尽为臣之道,但万两白银千两金,战后这笔账可不好算啊,老相国为官清廉,齿积不易,有些钱不好借的,三思啊。”
  伍章心里明白了,这句话是在威胁。
  这句话很明显,一旦隋国战败,当今天子依承诺自杀,这些钱不但还不了,而且借钱之举很可能会被秋后算账。
  难怪,很多官员当场答应借钱给国家,事后却有所反悔。
  竟然是太上皇在作梗。
  太上皇一口一个朕,表明他身体好回来之后,还在想法复辟。
  现在已经在开始拉拢人了。
  伍章非常难受。
  有一些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关上。
  就比如自尊自强这种门。
  因为打开了这门后,也搅动了那一潭死水,点燃了热血。
  新皇的勇敢固然有一片反对之声,但终究还是让很多人感觉到了希望。
  反对是因为习惯,因为害怕。
  但是反对的人,并非就是天生的麻木不仁,至少有一部分人不是。
  新皇打开了那扇门,在门这边的人即使害怕,也能感受到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