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五皇子的小珍珠56

第(1/2)页

次年,明盛帝退位,传位于太子元怀,改年号兴阳。
  开启明启帝统治大明二十余年,期间大力推行新政,农工商皆可科举,大兴船运,组建大明商号,与他国互通有无,增强了大明的整体经济实力与文化蕴养,为后来科技萌芽奠定基础,后世称“开元纪年”。
  半年后·大朝会
  诸位大臣正为开工商科举议论不休,两派争得你死我活,眼看就要大打出手,白相和明启帝,一个国丈一个女婿,老神在在在原地,纹丝不动。
  白相听了一会儿,没啥含量,嫌吵,手自觉捂上耳朵,自动隔绝,看得吵架的两位朝臣一阵心寒。
  真正的寒心不是一蹴而就,是在次次皇上出什么提议,白相一套熟练不能再熟练地“臣附议”中渐渐失望的,完全不顾下方各抒己见的大臣死活。
  堂堂一国宰相,下监管百官,上劝导陛下,选贤举能,任人唯贤,如今却被白相当成了皇帝吉祥物,只会附和皇帝的决议。
  这朝堂简直就是皇帝的一言堂。
  寒心,
  真的寒心呐!
  明启帝元怀眼皮子掀了掀,完全看不上他们那拙劣的演技。如今皇帝一党的党羽都是他和白相早就商议好,从民间提拔上来的实干派,皆已赋予要职,有些地位不高,手中拿捏的却是实权。
  早在朝中提出提议之时已经在养心殿中商讨过了,集思广益最后定下的结果。像那些低着头默不作声地,要么就是明启帝一党,要么就是已经隐约猜到些什么的老狐狸。
  至于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地也掀不起什么浪花,大头的都被明启帝和白相,一个下旨一个抄家,搜刮的干干净净,国库和皇帝的私库一下子丰盈了不少。
  说起这,最大的功臣莫过于游山玩水去的明盛帝了,帝王制衡之术是一套又一套的,前朝后宫,尤其是前皇后的母家,她的哥哥吏部尚书,一面提防着皇帝一面背后疯狂敛财。
  明盛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朝堂稳固,也就由着他倒卖官职,反正胆子还没大到打量实权的主意上,经济命脉和人员调动还是牢牢掌握在明盛帝的手中。
  本来明盛帝想着是留给自家儿子‘卸磨杀驴’用的,若是国库支出不够,随便找个名头抄家流放便是,结果元怀上任以后下手更狠。
  和白父两人像两匹恶狼一般,一个要命一个敛财,迅速给国库积累下殷实的财富。
  元怀抬眸看了看沙漏,心中估摸着时间,差不多该回去唤暖暖起床一起用膳了。
  如今暖暖已经有九个月的身孕,就快到临产期了,因为是头胎,其他人都快紧张死了,就她本人还跟没事人一样,吃吃喝喝睡睡。
  元怀摆了摆手,李大太监,阿不李大总管上前高呼。
  “肃静——”
  原本喧闹嘈杂的朝堂之上变得安静起来。
  “有事——启奏……”李大太监开着嗓门,拖长着音,还没喊完,一小太监着急忙慌推开殿门,闯了进来。
  是椒房殿里的太监。
  “陛下,陛下容禀,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