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1/2)页

第9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鱼拓,碑拓艺术和民间美术结合的一种形式。

        鱼拓起源于宋代,作品上面可以描绘水草和山水,书法或题写诗词,钤盖印章,形成诗书画印的艺术品。

        作为鱼拓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半吊子继承人,王坤表示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

        书法或题写诗词,王坤不会。

        描绘水草和山水,钤盖印章可是王坤的拿手绝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上鱼拓,把它更专业化的传承下去,王坤可谓是煞费苦心。

        为此,王坤在古法鱼拓上推陈出新,开创了用人拓印。

        不需要纸张,也不需要笔墨。

        只需要一块玻璃,就能够完美的复刻鱼拓的过程。

        房间里,满是雾气的落地窗上拓印下一个模糊的轮廓。

        王雅洁看了一眼,不由羞红了脸。

        王坤有些不满意自己拓印的作品,好的鱼拓可是栩栩如生,虽然用来拓印的品种换了,可道理却是不变的,面前落地窗上这模糊的轮廓,都快看不出拓印的是什么了。

        这活儿干的太糙了,就这样的水平,王坤走出去都不好意思向别人介绍自己是鱼拓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

        沉思了片刻,没找到哪里出了问题的王坤,决定实践中出真知,神色郑重道:“雅洁姐,我们重新拓印一幅吧。”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王雅洁一脸自信的说道:“我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王坤一愣,尊嘟假嘟?

        自己才是鱼拓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我都没发现问题在哪,你一个被拓印的人倒是先发现了?

        这河狸吗?

        王坤有些不相信,“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王雅洁笑吟吟问道:“鱼拓时,鱼是死的还是活的?”

        王雅洁的话像是一道惊雷在王坤脑海中炸响,无数的灵感纷纷冒了出来。

        “我明白了,鱼拓的时候,就算鱼没死,也是处于昏迷状态,一动不动的鱼拓印下来后才能做到栩栩如生,但用人拓印和用鱼拓印不一样,人没死,也没昏迷,所以人会挣扎,稍微一动,就会破坏纹理,导致只能拓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王坤脸上露出稚子一般天真无邪的笑容,兴奋的王坤抱起王雅洁转起了圈。

        王雅洁嗔怪的说道:“快放我下来,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和小孩子一样。”

        王坤放下王雅洁,弯腰鞠躬一气呵成,“雅洁姐,拓印能不能成功,就拜托你了!”

        “我尽量吧。”王雅洁也没有把话说满,给自己留有余地。

        鱼拓和人拓到底还是有区别的。

        毕竟鱼在被拓印时,可不会被冲。

        王雅洁转过身,就在落地窗上的模糊轮廓旁,俯下了身子。

        王坤顿时兴冲冲的继续研究、完善起了自己从鱼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领悟出来的人拓。

        在王坤看来,鱼拓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具有多样性,不能只局限于拓印鱼上。

        固步自封不可取!

        只有不断地创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焕发出生机。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辈义不容辞,王坤敢为天下先!

        鱼拓是一个耐心、细心活,切记不可急于求成。

        在鱼拓过程中,特别小和特别大的鱼在制作时都会比较困难。

        比如三到五厘米的麦穗鱼,需要用牙签去画。

        而一副被冬奥会组委会收藏的《旗开得胜》需要七个人共同制作。

        毫无疑问,王雅洁得归入特别大的一类鱼中。

        但鱼拓重形,人拓重意。

        王坤凭借一己之力,慢工出细活,耗废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完成了拓印。

        虽然依旧有瑕疵,但比起上一次的拓印,进步已经是肉眼可见。

        王坤弯腰鞠躬,一本正经道:“辛苦了,感谢雅洁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

        <div  class="contentadv">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