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2/2)页

得有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行,到时候还能发表在《自然》期刊上,为天下人先打个烊。”

        杨士奇这才明白过来,但是听到是这个事情之后,他也有了点小心思起来,只是欲言又止,似乎有些不好开口。

        <div  class="contentadv">        许良见状便道:“士奇有话不妨直说。”

        杨士奇这才开口:“社长论战之提倡,杨某深以未然,是以存有响应之心,也是打算研究点东西的,只是不知若将来有所成果,咱们这报社内部人员,能否参与评奖?”

        许良闻言,眼睛一亮,这效果不就来了,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自己利诱之下,连这个未来的首辅都经受不住诱惑。

        事实上不论以后杨士奇是什么身份,现在的他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子罢了,许良给的奖项在他眼里吸引力十分强大。

        追求钱财的可以得到钱财,追求名声的可以得到名声,追求仕途的,可以让太子殿下记住你的名字,这谁能不心动?

        别说杨士奇了,就连解缙这么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当代才子,当时也直言自己要尝试研究自然问题。

        当然对解缙来说,名利追求倒是其次,这方面他已经达到能达到的顶点了,他更加看重的是学术上的进步。

        见到许良那古怪的眼神,杨士奇有些尴尬起来:“若是内部人员不能参与,那倒也无妨,这个在下不会强求。”

        许良却笑着摇摇头:“所有学术论文都是公开的,最终评选也只看论文水平,只要你的水平比别人好,那无关乎你是内部人还是外部人都能得奖。”

        “当然,我自己是不算的,我也会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是不会参与评奖。”说到这里,许良顿了顿,又补上一句。

        如果自己的论文还要参与这个评选,那跟作弊没什么区别了。

        相对于自己站在后世的成果之上,大明人自己的研究所得更加珍贵和难得些。

        科学的发展只靠自己往外掏技术成果,这是行不通的,只有让天下人都以科学的方式自行研究问题,科学的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许良笑到:“你想研究什么问题,我可以给你参考参考。”

        杨士奇顿时僵住,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许良立刻就明白了,这家伙只不过是被奖项给诱惑住了,现在根本就没有想出什么好研究的东西来。

        不过自己昨天才公开宣扬这个东西,他来不及想倒也情有可原,有效的研究方向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去找的。

        既然杨士奇还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那许良也给不了什么具体的指导,只能稍微提点几句。

        “我们研究自然问题,可以从身边的日常现象开始观察,很多道理最开始都是细微又平常的事物中探寻出来的,例如空气论,就是从火堆中引申出来的道理,我们现在所缺少的,就是对这种看似普遍的东西进行思考的思维。”

        只要是涉及到传授科学理念的事情,许良从来都是有耐心有兴致的。

        看着杨士奇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就再度把话题进行延伸,用更具体的方式去开导杨士奇的思维。

        就见他拿出一张平整的纸,举起来然后松开手,纸就左右飘荡落了下来。

        杨士奇见状不明所以,有些发愣。

        许良不急不忙的捡起纸,然后揉了起来,很快就揉成了一个纸团。

        他再度举起纸团松开手掌,纸团一下就快速落下。

        “观察这纸两次下坠的现象,你发现什么没有?”许良笑着问杨士奇。

        杨士奇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儿,不一会儿就有些若有所悟的样子,他隐隐察觉到了一点东西,但一时还无法组织语言精确的表达出来。

        许良并非真的要考校他,所以过了一会儿就解释出来了:“这纸两次下落,材质不变,重量不变,但是两次下落的速度却一快一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因为纸的形态变了,一个表面大,一个表面小。”杨士奇有所明悟的回答起来。

        许良赞许的点头:“没错,这是两次不同结果里唯一的变量,那么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事情,物体的表面形态大小可以影响下落的速度。

        如果再进一步的话,我们还可以探究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影响,或许是空气中存在着一种阻力,事物与空气接触面越大,阻力也就越大,速度也就越慢。”

        一下子,杨士奇有种拨开云雾见光明的感觉,体会到了其中奥妙所在。

        原来这就是从细微的日常现象,去观察事物道理的意思.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