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开始干活儿

第(2/2)页

比较保真的,基本契合实情,官府完全可以参考黄册进行赋役工作。

        <div  class="contentadv">        不过圈定范围征发徭役,然后再翻阅黄册进行清查记录,这是一个极其繁琐繁复的工作,县令们倒是还好,基本上都让自己的师爷和门吏干活儿,只是时间一长,一天天过去他们也有些坐不住了。

        就算这年头官府清闲,那也不能这么干耗着啊,征个徭役的事情有必要搞的这么麻烦?

        如果不是看在许良级别比他们高,又是中枢官员,只怕他们早就不干了。

        更何况赵炜这个顶头上司早有交代,只要不是太过分,能配合就都尽量配合,他们自然只能听话照做。

        正好这段时间,也就把农忙的时候避开了,等到他们做完准备工作,基本上各县的夏收都已经结束,随后各县就正式开始征发徭役。

        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那就是各县自己操作了,许良也插不了手,不过好在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各县也没有必要再节外生枝,还是按照许良的方法进行。

        只不过各县的典吏们,对许良也难免心存不满,当面不敢说但是回去之后,私下说话就不太好听了。

        “征发徭役哪有这样的,我看这许郎中就是年轻不晓事,按照他这个征法几乎快要把县里边能征的都征完了,等人家徭役到期了,到时候他再找谁干活儿?”

        “对啊,就算扩建都城工程很大,但那也要讲究个循序渐进呀,这样的工程从来都是轮换着征发徭役,基本能保证长期都有劳力使用,像这样蛮干那不是乱来吗!”

        “这样一次征发之巨简直从未有之,当下是用的舒服了,但等他们服役结束了,人家可不愿意再出一次人了,我看他这工程到时候怎么做。”

        “亏得还陪着这小子煞有其事忙活这一阵子,到头来就这,白瞎我们花那么大力气翻黄册了。”

        诸如此般言论,在各县典吏都有议论,主要是许良的方式不符合他们以往的常规。

        征发徭役那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的小事情就不说了,只要是遇到大型工程,例如当初给秦王府修建王宫,需要的劳力难以计量。

        徭役是按照田地及人丁数量来制定,每一户每年怎么服役都有规定,履行完了人家就没有义务再提供劳力给官府,所以一次征用劳力太多,之后就会陷入缺少劳力的窘境。

        通常官府都是大事慢做,每个月征用劳力的数量都会进行控制,不仅能避免浪费劳力,还能保证每月都有劳力以供驱使。

        如今许良制定的徭役计划,在他们看来实在太多,快要把各县的可征用劳力用干了,现在是爽了,那以后咋办?

        建造都城这种事儿又不是一天就能干完的,这么操之过急只能适得其反。

        “管他那么多,咱们这些人都是听命干活的,上面的事儿办砸了跟咱们也没关系,有什么苦头也都是上头自己吃去,毛头小子当官果然还是不顶用,让他涨涨教训也是好事。”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