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答案

第(1/2)页

第231章  答案

        从这个问题里,许良感受到的是深深的忧虑和迷茫。

        代入一下章宰的角度,他大概是觉得虽然科学和工业都有可取之处,但这毕竟都是前人未有之事,究竟能不能行谁也不知道,你小子就直接上马了,真不怕给大明天下弄成一锅粥吗?

        这是一种很矛盾很纠结的心态,一方面章宰感受到科学的奥妙和工业设想的美好,可是他又对实践有着极深的担忧。

        说到底,他还是信不过许良这个毛头小子,让这么一个二十出头的家伙做这种大事,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这万一给弄砸了,一个不好就是生灵涂炭啊。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最忌讳的就是急切的变法,这种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对天下的影响实在太过深远,轻易根本就不能动。

        王安石变法也不过是针对政策法令动刀而已,但即便如此也弄的一地鸡毛。

        今天你许良要从根子上把华夏变个样,这可比王安石当年做的事情夸张的多,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行?

        事情做成了固然皆大欢喜,你许良可以做第二个商鞅,大明也能如当年秦国一样蜕变,但一旦失败的话,那这后果根本没人承担的起。

        眼见许良真的开始对大明下刀了,虽然这一刀只落在西安一隅之地,但章宰很明白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就没那么容易停下了。

        他根本看不到未来许良会带着大明走向何方,于是迫切的想要找许良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许良正待说话,却看见曹端的目光十分迫切,他顿时明白过来,只怕不仅仅只是章宰想知道这个答案,眼前这个年轻的书生一样也想知道。

        曹端确实想知道,作为一个十分关注科学的年轻儒生,他与章宰一样认可这门学问的奥妙,同样也与章宰一样保持怀疑。

        从始至终许良这个人就对自己的学问保持着极大的自信,无论是青山论战,还是他所写的一篇篇文章,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似乎笃定这条路一定能够成功,这让曹端十分疑惑,他不知道这种自信来自何处。

        许良的自信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历史的明证,只不过这一点只有他自己清楚罢了。

        “既然是章宰先生问的,待吊唁之时,我亲自回答先生吧。”

        许良冲着曹端笑了笑,然后转回头闭上眼养气神来,静静等待着前面一个个人的吊唁结束。

        源自逝者的问题,那也应该亲自回答逝者,也算是许良对章宰的一种尊重了。

        对此曹端自然没有意见,再度看了一眼章宰的棺木和灵牌之后,他叹息一声,也如许良一般闭目静待起来。

        章宰身为北地之名宿,丧事不说办的多么声势浩大,但也不会太寒酸,如果不是他走的太过突然,恐怕来的人要比现在更加多。

        书院本身不算很小,但此时人也站的满满当当,所以许良一直等了好半天才等到自己,站起来的时候腿都麻了。

        看了老半天,他也看明白了吊唁的各种礼节,自然也就依照着前面人的样子模仿起来。

        所幸并不是很繁琐,最后许良缓缓在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