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什么叫艺术啊

第(2/2)页

看了一眼朱标,然后又看了看朱元璋。

        <div  class="contentadv">        这时候朱元璋也挑了挑眉,虽然没说话,但也有了几分兴趣的样子。

        许良组织了一下语言,清清嗓子之后才解释了起来。

        “所谓艺术市场化只是一个概念,其本质来说就是普及艺术,让艺术从业者都能创造出价值,同时也让更多的都进入欣赏艺术的门槛,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最最普通的百姓们,也能为艺术买单。

        就如同画作一样,传统画作虽然高雅,但同样也小众,普通人不要说精通了,就连鉴赏都做不到,可以说这就是属于极小部分人所追捧的技艺。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画师群体来说,只有最顶尖的画师才能得到承认,获得足够的尊重与地位,而一般的画师们则完全无人问津,这对他们的才能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浪费吗?

        但是有了连环画之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改善,普通的画师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收益。

        当然,连环画在很多眼里是粗鄙的,是丑陋的,甚至都不配称之为画作,但如果要把艺术推向大众,曲高和寡是绝对行不通的。

        普通老百姓很难感受到水墨留白的意境,他们更喜欢简单明了的线条,要让大众接受,艺术不能端着架子,它必须主动世俗化,大众化。

        连环画的推出,让许多普通画师都有了很好的生计,他们画的好了,一样能受到普通读者的喜爱,而对百姓而言,他们只需要看懂常用字,那也能体会到图画给他们的乐趣,这就是艺术市场化。

        那么画作如此,换到乐曲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总有一天留声机会变得普及,那时候百姓也有对乐曲的需求,唱片就会成为乐师变现的渠道,百姓们会为自己喜欢的乐曲唱片而掏钱买单。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乐曲也需要进行改变,多多尝试新的乐曲形式,主动去迎合大众市场,往百姓所喜好的方向进行转变,高雅的乐曲不能少,但世俗的乐曲更是多多益善!”

        这一番话说完,朱元璋和朱标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讶之色。

        他们完全没想到,这种事情背后还藏着这样全面深远的规划,这对许许多多的乐师和画师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他们父子都是聪明人,只要按照许良的想法做个推演,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事情很可能真就往许良所说的方向发展,或者说已经这样发展了。

        毕竟老朱就是连环画的忠实读者啊,他所看的漫画,实际上就是许许多多的画师所产出的作品。

        这些连环画就如许良所说,对朱标这种有很高艺术修养的人来说完全是看不上的,但是朱标也不得不承认,连环画的出现对很多画师来说,确实是很大的好处。

        那么同理,留声机的出现,对广大的乐师群体来说,那也是天大的福音。

        这么看的话许良所做的事情确实很有必要,多探索新的乐曲形式,对未来乐曲的大众化很有帮助,也许有一天,市场上会充满各种风格类型的乐曲唱片,这甚至能单独形成一个产业。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技术进步和工业产业理念对现实世界的正向作用吧.

        朱元璋和朱标都若有所思,许良的想法给他们带来新的感悟,工业和科学的作用现在越来越明显,已经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了。

        不说一直都对科学和工业另眼相看的朱标,就连朱元璋也觉得自己必须正视许良,这小子的理念是真的很有些东西。

        “伱陪着朕逛逛吧,这皇宫朕现在还不如你熟悉呢。”

        朱元璋看了许良一眼,便在朱标的搀扶下走出了寝宫,然后往外边慢悠悠的走去。

        许良跟了上去,看着这对父子的背影,他的目光微闪。

        朱元璋细微的亲近让他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的态度较之数年前,明显有了变化。

        这对许良来说,无疑是好消息,虽然朱元璋的时间不多了,但是他现在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能影响朱标以后的选择,这个老皇帝是值得自己下功夫的!

        当初自己坚定要实现工业化之实践,就是无比正确的决定,如果没有现在一个个实践的成果,又怎么会换来朱元璋的态度转变呢。

        许良慢步紧跟上去,陪着这个老皇帝在皇宫散步游赏,时不时的对朱元璋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倒还真是一幅君臣相贤的画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