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科学与工业,教育与资源

第(2/2)页

意一点,他是完全不会当真的,领导的话听听也就得了,较真的话那就是伱不对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宫殿响起朱元璋的微笑声,他语气温和,听起来就像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老头一样。

        “前些日子,太子与启华你说起实验室归属问题,这个事情是朕的主意,朕也知道实验室乃是你精心建设起来的机构,就这么要过来,你多少心里是不舒服的,此事朕是能够理解的。

        我朱家也不是就要做强取豪夺之事,只是如今看来实验室堪有神器之重,若是朝廷放任管理的话,这于国朝和于你都不是什么好事,你是聪明人应该能够理解其中干系。

        当然,朕既然开口要了,那么你点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个朕也听太子转述过,虽然这段时间太子还比较犹豫,但朕还是能做这个主的,关于你对实验室.科研院的建议,朕可尽数答应下来。”

        许良闻言,心中大喜,朱元璋说话可比朱标说话有分量的多了。

        而且他也很有些意外,没想到最终点头的人反而是这个顽固的老头子,这态度的转变实在是让人想不到,几年之前的时候,朱元璋可还是十分怀疑科学和工业的。

        朱家愿意把科研院捧上高台,科学也能借此一举挤入天下视野的中心,从此以后世人仰望天朝,永远能看到科研院在其中闪闪发光。

        学习儒家能步入庙堂出人头地,投身科学也一样可以功成名就为人尊敬,从此以后科学在大明中心就竖起了一面旗帜,其意义之重大毋庸置疑。

        “陛下英明,此事当为国朝大幸,臣为朝廷贺,为科研院贺。”

        许良赞誉和恭贺的声音十分真诚,他是真的很高兴,自己多少年的努力,终于为科学争取到了一席之地,这份喜悦甚至让他差点流下泪来。

        走到了这一步,就算现在大明没有了自己,科学也有了继续发展的资本了,华夏文明也有了再次腾飞的基石,可以说他在大明时代所立下的终极愿望,已然实现了一半。

        原本的那点不舒服现在烟消云散,朱家给了科学应有的价值,这个买卖做的很值得,是好事。

        整个过程,朱标都沉默的看着,虽然这最终的决定是朱元璋发出的,但朱元璋也是一直等到他完全想通了这个事情,才这么做的。

        朱元璋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也是不想许良因为实验室的归属问题对朱标而产生什么怨念。

        如果换做别人,朱元璋是绝对不会去照顾臣子的心情的,但是许良还是值得他这么多想一想,真正的绝顶奇才朱元璋也挺稀罕,以后还指着这小子给朱标打工呢,不能闹得太僵。

        朱标能想通这个事情,也真是挺不容易的,虽然朱元璋这个老父亲明里暗里一直都在影响他,但他本性谨慎细密的性格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

        最终让他做出变法决定的东西,是这段时间他翻阅了无数的信报统计和文章。

        许良关于工业科学的理论文章,他这段时间都要翻烂了,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是翻来覆去的看,时常还自己陷入深思,或者就写下大段的笔记。

        而关于新京城发展概况的各项统计,他更是细细查阅比对,即便这些东西十分枯燥,他也都耐着性子慢慢看,时常一看就是大半天。

        除此之外,他还时不时出去微服私访,曾经在公园里拉着大爷聊天,也曾经在商场买过衣服,甚至在工人食堂吃过饭菜。

        他去养殖场看到了精细化饲养的特种鸡,他也去冶金厂看到了滚滚的钢铁洪流。

        这其实就是他对工业和科学成果的全面考察,究竟如何做决定他只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算朱元璋也只能略作影响,或许做这些事情显得有些多余,但这就是他朱标的性子。

        半个月过去,该看到的东西他都看到了,该了解的东西他也都了解了,而他也终于完全做出决定,答应了许良的条件,这也就意味着变法开始了。

        对此朱元璋是欣慰的,不管朱标这种方式他看不看得上,但是最终有这个魄力就值得肯定,于是也就有了传召许良这一幕。

        朱标正襟危坐,十分认真的看着许良:“启华,工业科学前路如何,你指给孤与陛下看看吧。”

        气氛一下子就严肃起来,许良忍不住更加站直了几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缓缓的开口奏对:“臣以为,要兴科学工业,惟重教育与资源,教育乃科学之血,资源乃工业之骨,以此二者为锚点,大事可成也!”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