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老头的心思你别猜

第(2/2)页

最后落实下去效果如何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仅以规划而言他们两个都觉得算是合格。

        <div  class="contentadv">        “至于大炼煤铁这就没有太多的说法了,无非就是组织当地的百姓进行开矿和炼化的工作,这些初级加工的工业材料就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到京城或者各个沿海港口,经过工厂做成各种工业成品,然后投入到大明和海外的市场中去,朝廷也就能在这个商业行为当中获取商税关税充盈国库.”

        随着许良的不断陈述想法,关于未来工政司的工作方向,朱标和詹辉都是慢慢有了明确的认识。

        而另一头的朱元璋离开后,倒也没有真的去歇息,而是在太监的伺候下来了皇宫后花园观赏散心。

        皇宫的后花园里面有许良专门设计的玻璃温室,就像是一个透明的小厂房一样,里面栽种着各种花卉盆景,正常来说这个季节基本上欣赏不到什么花景,但是在玻璃温室里花卉依然大量盛开,也算是这年头冬日里难以得见的奇景。

        冬日万事凋敝的时候,朱元璋就喜欢来这里看看,感受一下生命的气息。

        这温室的原理当初许良倒也是跟朱元璋解释过,此时朱元璋再想起来也是笑着摇了摇头,很多简单的道理都隐藏在自然现象当中,只要能发掘并且利用起来,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奇妙的事物。

        谁能想到当初关中这么一个奇奇怪怪的毛头小子,进来某种程度上也能影响大明的走向。

        朱元璋对学术这些东西并不敏感,而且也不算是多么尊崇儒家那一套的人,农民出身的他更加注重务实,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其实许良的学问很对他的胃口。

        就像是眼前的这个温室一样,它既然能用在花卉的种植上,那是不是也能用在农事上?

        当初朱元璋还真的问过许良这个问题,当然答案也是肯定的,最后也确实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如今的花园里就种着一些反季节的蔬菜,以供皇家享用。

        虽然许良说这样的技术现在运用的成本还太高,不适合大量推广,但是以后总有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的那一天,那时候即便是普通百姓的餐桌上,也能像今天的自己一样在冬天享用到反季节蔬菜了。

        真要比较的话,这玩意儿不比嚷嚷几句之乎者也有用的多?

        虽然二者并不能这么直接的去评判,但朱元璋也不会去考虑这么多,若非真的看中了科学和工业的价值,他也不会在土都埋到头顶的时候这么折腾,只可惜看不到真正推行之后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看着花园里争相盛放的一朵朵艳丽的花卉,朱元璋一时间思绪万千,很多人的名字从他的脑子里划过,这些人或功勋彪炳,或位高权重,或声望隆厚。

        他在评判,若是自己走了,这些人朱标能不能镇得住,如果镇不住,那么他就要考虑在走之前做些事情,给朱标留下一个好掌控的局面。

        但是认真考虑之下,他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朱标这个太子还是能让人放心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