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论战争

第(2/2)页

公军侯所言甚是,下官深以为然,当今天下论军事知识无人能出几位其右,无论是领兵作战,后勤调度,安营扎寨还是兵卒操练这些事情,肯定是诸公最有发言权,只不过设立军校不光光只是教授这些内容,随着未来兵器的更新和进步,相应的作战方法也会随之改变,是以下官只是在这些方面略作补充,真的开展这些工作时候,肯定少不了诸位国公的帮助!”

        许良直接一顿吹捧过去,这才让几人的面色缓了下来,他们看许良也就顺眼了几分。

        <div  class="contentadv">        对许良来说他们想干这事儿就干呗,反正编出来了学校也不一定教,他可不信这些老头还真有闲工夫跑去军校授课,顶多也就是趁着兴头去个一两次就没下文了,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现在卖他们这个面子,说些好听的话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也就罢了,反正不必要去和他们产生冲突。

        其实许良心里也在嘀咕,要不是我许良把朱标救了下来,你们这些个家伙没一个活得下来的,全都要被老朱宰了,真要说的话我还是你们的救命恩人。

        不过他也就能在心里嘀咕两句,真要说出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原本历史上朱标病死之后,这些个勋臣就变得碍眼起来了,他们大多都和朱元璋结了儿女亲家,各家的女儿都有嫁给朱家诸王,如果朱标活着倒也还好,以朱标的能力和威望都足以镇压一切。

        但是朱标死了之后,储君是朱允炆这个幼主,那朱元璋就免不了要给朱允炆清理这些障碍,不然的话这些国公侯爷勾结藩王那就太要命了,朱允炆肯定就拿捏不住局势。

        这才有后面的蓝玉造反案,冯胜和傅友德更是直接被无理由赐死,勋臣被清洗了遍。

        当然现在朱标被许良救活了,那么朱元璋就没有必要干这种事情,他不觉得有人能不服朱标的宰治,更不觉得有人能动摇朱标的地位。

        更何况这些人虽然权势尊崇,但毕竟都是和朱元璋一样黄土埋头的年龄,也蹦跶不了几年,在朱标活着的情况下朱元璋就没有理由再做原本历史上那么激烈的事情。

        这时候,几人其中一个约莫六十来岁的人斜眼看着许良,他就是最开始发出质疑的那个人,大明现在武功最盛的凉国公蓝玉:“武器革新这是什么说法,天下作战法无非就是那些,真正考验将领的是对战场态势的判断,以及合理的调动决策,岂有因为武器革新而改变战法的道理,难道用的刀箭不同打法就能不一样吗,你一个工部侍郎不懂军事就不要大放厥词误导太子殿下!”

        “关于这个下官倒是有点拙见,凉国公若是不弃,下官便权且一说。”许良想了想,便朝着蓝玉拱拱手。

        前面一直欣赏花园景色只做听众的朱标,顿时停下脚步,其他人自然也就跟着停下来。

        他们都是好奇的看着许良,当今天下敢在蓝玉面前掰扯军事的人可不多,他们倒是想看看许良能有什么独特见解。

        蓝玉先是皱了皱眉,眼中更有冷光闪过,要说大明勋贵里谁最是桀骜不驯,那一定是就是蓝玉了,这家伙行事无所顾忌,屡屡有出格之举,朱元璋可没少训斥过他。

        他这样的人很难忍受别人的质疑,更何况还是一个区区的工部侍郎。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和许良直接相处,以前虽然略有听过许良的名字,但是说到底许良级别太低,根本不够资格和自己说上话,今天双方能接触,那纯粹是在朱标的要求下不可避免。

        “有意思,那我倒是想听听许侍郎的高见!”当着朱标的年,蓝玉当然还是要克制一下,只是冷声回应着。

        许良笑了笑,先是拱手朝着蓝玉表示歉意,他并无意和这些个国公侯爷结怨,这些人都这个年纪了没几年好活,犯不着和他们较劲。

        “春秋之时诸国作战,多以战车作为战术核心,有一套完整围绕战车的作战方法,然而到了战国时候,随着坚甲锐兵的步卒军团兴起,而战车这种战法形式则迅速被淘汰,这一次可以说是第一次比较典型的战争形式的改变。”

        许良这个开头语结束以后,蓝玉多看了许良两眼,如此看来这小子并不是无的放矢,那就权且听听。

        然后就听到许良继续的声音:“而第二次较为典型的战争形式演变,则是游牧民族带来的骑兵战法!”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