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我全都要!

第(2/2)页

就是好事。

        汉唐虽然威武雄壮开拓下广袤的疆土,但是来得快去的也快,距离遥远到了一定程度朝廷的辐射能力就会直线下降,最终就算实现了短期治理也不能完全消纳下来。

        <div  class="contentadv">        从这个角度而言保守的政策也不能算错,干的越多错的越多,往外开拓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结果。

        但是现在朝廷一转向开始搞工业,那么整个的政策逻辑就都要跟着变了,无论是海外的市场还是海外的资源都是工业发展不能放弃的追求,这才有几个藩王听到朱标明确的态度时的惊讶。

        但不管朝廷是什么政策,他们作为藩王都具备一个同样的使命,那就是为王驱策,政策保守的时候他们就是大明的护盾,政策激进的时候他们就是大明的尖刀,这就是朱元璋制定分藩政策的一个很大理由。

        洪武年间十几次北伐,很多次都有他们藩王参与其中,是征元不可或缺的一方力量。

        朱棣再度追问了一句:“不知父皇和大哥打算往哪里开拓呢,只要是陆上的事情我等兄弟都能义无反顾的为大明征伐,时间足够的话甚至清扫残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如果是海外的话,那恐怕.”

        “陆上,海外?”朱标笑了笑,只是淡淡道:“大明需要做选择吗,当然是我全都要了!”

        话音一落,几个人都是心头一凛,从朱标轻描淡写的话语里,他们感受到了大哥心里的雄心壮志。

        是啊,为人君者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如图唐宗汉武一样开拓疆土呢,就算是一向奉行儒家教条的大哥,也不会拘泥于那宽厚仁德的模样。

        不过对于他们这些藩王来说,他们并不介意大明往外开拓,甚至于乐见于此。

        大明越是要举刀向外,那就越是要依靠诸王的力量,时间久了的话诸王的实力会自然而然的开始膨胀,那他们当然会高兴了。

        不过就像朱棣刚刚的话一样,他们可以为大明冲锋,但前提那得是陆地上的开拓才行,以前他们也不是没有跟着朝廷打过北元,以后继续打下去也没什么。

        但如果是海外的话,那就不一样了,一是他们各自的府卫并不擅长海外作战,二是海外实在是太远了,他们不想这样折腾,毕竟他们基本盘都在自己的封地里。

        “《天下地理志》这本书写得好啊,许良不写出来,世人如何能把目光看向远方呢。”朱标急着对几个兄弟的表态进行回应,而是感慨了起来:“这世界很大,外面的资源也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不去拿的话难道以后要让别人去拿吗?”

        《天下地理志》?

        朱樉朱棡对这个可没有兴趣,倒是朱棣和朱橚还真的看过其内容,所以现在也能听明白朱标的意思。

        这本在报纸上连载著作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理概况,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各地的资源分布,例如西域往外的地方那里有丰富的黑油,例如大洋洲有质地极好的煤铁矿。

        朱樉听不得许良这个名字,只是不以为然道:“大哥若是需要什么资源,我等兄弟尽可为大哥探索取回,他许良随便写的东西无从考据可不能全信啊。”

        朱标还没说话,朱橚倒是先吭声了:“二哥这就有失偏颇了,很多信息常人无法获知但我等却能知道,而往往这些信息我们都能在书里得到印证,可见这本书还是具备相当的可信度的,而且其中内容严谨脉络清晰,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编的出来的。”

        朱樉眼睛一瞪顿时不乐意了,他不敢在朱标这个大哥面前大声说话,但是对朱橚这个五弟却不会客气。

        再怎么说他也是二哥,这样当着面落自己面子,那是肯定不爽的。

        不过就在他要发作之前,朱标看出来不对就跳出来打圆场:“是真是假咱们以后自然就能慢慢验证,不过今日诸皇弟为朱家江山的拳拳之心还是让大哥我欣慰的,不枉当初父皇对你们诸多期望。”

        朱樉这才不情不愿的道:“大哥说笑了,我等兄弟为国驱策这是本分而已。”

        朱标呵呵一笑:“大明向外开拓肯定是用得上你们的,但具体如何用却不急着现在就定,等明日大哥带你们去看个大宝贝之后再说。”

        几人顿时好奇起来,能让朱标当成宝贝的东西那可稀罕:“大哥说的宝贝是什么?”

        “明日你们看了自然就能知道。”朱标把毛巾别在腰上,然后往汗蒸房外走去,结束了今日的游赏。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