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不对劲

第(2/2)页

其三就是诸国和大明在华夏文化上的统一性。

        <div  class="contentadv">        大明今后只需要维护条约就可以在这个国际框架中保持自身超然和优势的地位,这样省去了庞大的治理成本,同时也能获取到海外最大份额的利益,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案了。

        条约当然是许良精心拟定的,而朱标和朱元璋看过之后也并没有什么异议,很快的就点头通过了。

        这种玩法虽然是全新的玩法,但是朱标和朱元璋两人都有极其优秀的眼光,很轻易就能看出来这套体系的强大之处,那当然就顺理成章的推出了这套东西。

        万国条约的作用现在还体现不出来,至少也得海外封国足够数量,且产业发展渐渐成熟之后,这玩意儿才会慢慢显现威力。

        但是许良能够未雨绸缪想到那么远的事情,拿出这么一套成熟的体系方案来,这依然让朱家父子十分惊讶。

        不管朱棣他们这些藩王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个事情他们都只有接受这一条路,他们四兄弟为作为大明开海战略的先行者,探索新大陆开荒建国,为华夏文明拓展生存空间。

        也许他们现在意识不到这其中的意义,甚至憎恨这条路,但是华夏文明确实是会因此而得到更加广阔的空间。

        海外封国是许良深思熟虑之后才往上递交的方案,从内心而言他更希望直接治理,因为海外封国恐怕迟早有一天会脱离大明的掌控,但他更加清楚直接治理这是不现实的事情,就算以后真的海外诸国不听话了,那也是华夏文明内部的事情了。

        现在就只等诸王确立各自的领地方向,朝廷就会正式筹备出海事宜了,港口的建设,船队的建造,人员的储备,物资的调配这些都会快速开始,最多一年到两年,想来朱棣他们就要远赴海外了。

        处理完这头的事务之后,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回到工部之后他就看到了一直等候自己的马和。

        他先是仔细打量了两眼,对方看起来就是个拘谨的普通太监,如果不是知道历史的话很难想象这小太监未来会做出那么大的事业。

        而马和也是偷偷看了一眼许良,然后迅速的低下头,曾经跟着捡着朱棣看过的一期期报纸,他也算是熟知许良的名字,没想到报纸上那个学识渊博开创新学的许良,今天就在自己眼前。

        这时候他有一点欣喜和激动,但更多的是忐忑和自卑,许先生会不会歧视自己太监的身份呢?

        “郑马和是吧,你跟着我想学些什么东西?”许良看着马和,淡笑着问道。

        马和连忙答道:“启禀许侍郎,奴婢遵燕王殿下之令,随许侍郎学习办厂建业之经验,将来好为殿下效劳!”

        “这样啊”许良沉吟了一阵,随后拍了拍马和的肩膀:“学这个可不容易,你就先跟在我身边学学看看,等过段时间海师军校开办了,我再把你送去进修,从里边毕业之后想必也就能学的差不多了。”

        说罢,许良就优哉游哉的走了,只留下马和在原地有些发愣,为什么学办厂兴业要去海师军校?

        马和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但又说不来个所以然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