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物非人是

第(1/2)页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许良对于谦的教导也慢慢到了尾声,他同样引导着于谦去思考如何处理诸国可能的反应,而于谦的方法还是稳妥的对诸国施以安抚,这倒也不能说是错的方法,只不过在许良看来还是稍显平庸。

        许良所知道的于谦虽然是个强硬且果决的强人,但那毕竟是历史上风雨飘摇山河崩碎的极端情况之下,成熟的政事认识必定都是以稳重为先,若是天天那样大开大合激进强横,只会让朝廷变得鸡飞狗跳。

        随后许良就把自己向朱标提议的方法告知给于谦,这也让于谦十分吃惊:“师傅如今是打算加快合并华夏的进程吗?”

        于谦也是聪明人,一听到许良鼓动诸国舆情,并且配合以军事震慑,就知道许良要把事情拿到台面上来了,虽然这样会直接让诸国国君心生怨愤,但是却能刺激诸国臣民意识到效仿琉球内附的可能。

        只要大明朝廷能够应对好诸国国君可能的应激反应,那么多年布局的华夏大融合就能走上快车道了。

        这其实就是双方基于不同目标,做出的选择差异。

        于谦考虑事情以稳为先,自然是不会去想着去用这样直接霸道的手段。

        而在许良看来,琉球主动请求内附这本身就标识着大明这么多年的融合大计已经走向成熟,那么加快华夏体系的融合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以大明如今的实力大可以果断直接一些。

        “师傅妙策安天下,学生佩服,如此刚柔并济里应外合,诸国只怕无力应对,华夏融合大计可以期也!”于谦感慨的说道。

        这还真不是于谦给师傅拍马屁,理解许良的考虑之后,他这时候才发觉其中许多手段的精妙,当年看似对诸国开放包容的《新朝贡条约》,如今看来也是给诸国挖了许多坑。

        诸国享受了与大明经贸往来的利益,也就意味着自己要经受大明的钳制,手里没钱的话声音是大不起来的。

        接受了大明的历史叙事,虽然让诸国都从法理上获得华夏文明的属性,但这也意味着自己有可能真的就成了华夏的一份子。

        吸收了大明的文化,也就必须接受大明的价值观,那么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仁爱和暴虐这一切的定义和解释权都在大明的手里,有必要的时候大明随时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对自己敲下大棒。

        在大明培育了自己的人才,但这些人才随时可能变成大明的走狗。

        而这一切都在师傅的想法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认清了这种种隐秘无声但精准厉害的手段,于谦在感叹一切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价格的同时,也只能佩服师傅的深谋远虑。

        谁能想到早在二十年前制定《新朝贡条约》的时候,自家师傅许良就已经预想到了今天这个局面,并且早早就留下诸多伏笔,这谋划之长远实在是让于谦叹为观止。

        “一切谋划都要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之上,诸国之困顿究其根本在于他们与大明在实力上的不对等。”

        许良看了一眼于谦,却是突然话锋一转:“但若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