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绕道

第(2/2)页

南分散布置精锐重兵驻守,叛军不可能再像打湖广那么容易,现在就看是我军先到潼关,还是叛军先到潼关了。

        前路不断有叛军阻隔道路,一路硬攻并非良策,本将意欲绕路而行,取道山西河津渡河入关。

        <div  class="contentadv">        虽然绕路要拖慢时间,但总比硬淌军防线要好,纵然这样要慢些时日,但应该可以赶在叛军之前入关。”

        李景隆一边骑着马,一边看着地图,思索再三之后,为己方行军布置方略。

        如今河南东部已经被叛军东翼三万大军强行攻破,这摆明了架式就是要拖延自己时间,要想从河南入关的话,那就只能硬抗数万条枪械的火力,李景隆只要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想一想后面等着自己的可能是专门针对火炮打击的土木工事,他就更加头疼,没了重火力这点优势,自己在叛军面前什么也不是。

        这样的话,绕道似乎已经是唯一的选择。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深有同感,如今就是拼时间的时候了,叛军先入关,则明廷危,自己先入关,至少还有得打。

        要绕路就一定要趁早,不然在这里耽误太久,再想改主意就迟了。

        “大将军所言甚是,此时宜早不宜迟,当尽快转进才是!”

        下面几个将领都是齐声附和,随后大军便在李景隆的一声令下,突然便转道山西。

        这样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一直在观察明军动向的制宪军,很快,东线的制宪军指挥部便收到了消息。

        “长官,明军似乎要取道山西入关中,我们要追过去吗?”有军官第一时间就发出询问,看向了正在沉思的黄萧养。

        黄萧养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他当然也提前预想过。

        东线制宪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拖延明军主力回援的时间,既然明军主动选择绕远路,那这个任务也就实质上成功了。

        只不过明军能在第一时间就这么果断的选择,还是让他有些出乎意料,不得不说明军将领的选择很正确。

        若是对方选择在这里和自己对耗,最终必定会陷入泥潭当中,绕路其实是最正确的选择。

        “山西尚未被我军占据,如此追击不是明智之举,既然他们要绕路就让他们绕,正好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帮助领袖占据整个河南。

        李景隆在河南布有精锐驻守,这些年又修缮城防,我军主力攻坚恐怕不易。

        如今我们是在和李景隆抢时间,若是我军能快速平定河南进入关中,那后面的仗就好打的多,若是让李景隆先入了关,那恐怕还要折腾一阵。”

        黄萧养做出决定之后,立刻开始调动全军,不再执着于对东面布防,而是开始调换枪头把目标对准西边。

        中线东线两部制宪军取得联系之后,分别从两个方面开展进攻,以夹击之势钳住河南。

        整个大战场由此陷入暂时的拉扯局面,一方快速绕道要进入关中拱卫京师,一方要迅速平定地方直指潼关,局势一触即发。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