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前进,前进

第(2/2)页

人放心。

        至于六个服务舱和六个乘员舱可能要持续到明年才能发射完毕,前进号空间站也会在2018你那之前投入试运行。”

        接着一行人来到了货舱,分左右和下方的舱门已经开启,露出犹如深渊的高大货舱。

        但这还没完,安德罗夫继续补充:

        上级:“很好,这一架飞机的轮胎就带动了一个企业的重大项目,整架飞机就能牵起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

        而且这种有价无市的超级飞机竟然是国产的,中年人此刻内心是汹涌澎湃,已经在想最需要空运能力的西部军区要买几架放在哪里了。

        <div  class="contentadv">        上驾驶舱就没几个人了,除了上级和其他领导不超过六个人,乘坐电梯上驾驶舱的经历也让他们啧啧称奇,而且连同新远的四五个人进入驾驶舱竟然一点都不拥挤,上级还坐上了驾驶位,和SC09进行了语音互动,眼中的惊喜怎么也藏不住。

        一名身穿便服但藏不住锋锐气息的中年人摸了摸货舱的内壁,感慨地说道:

        “这个飞机,两辆99A主战坦克并排停着,可以放下足足六辆,高原前线飞一次就是两个排啊,要是运人,改一改装上一个旅七八千人都没问题!”

        吃过午饭,上级和航天局大佬以其它一些人在小会议室看到了安德罗夫规划的“前进”空间站。

        这可是运行时预计质量达到两千吨的空间站!还是离心式的!

        上级点点头,然后就跟着新远的工程师们先沿着飞机的侧面往尾部的货舱走。

        但如果对军方说让他们拿6架运20换一架安1250他们绝对同意,因为战略空运能力不是多几架飞机凑一起就算的,一次投放的能力才算。

        大佬:“这么多东西,至少要发射二三十次重型或者巨型火箭了。”

        安1250的货舱宽度7.5米,高度6.9米,宽敞到可以并排停下两辆重卡,而且长度也达到了恐怖的100米,一行人在货舱里走了好久才走到驾驶舱的位置。

        蜀橡公司的负责人连忙挤了上来:

        “安1250所需要的轮胎标准非常高,是我们联合新远公司,开发新技术组建新团队才生产出来的,生产成本并不算太高,但是光研发投入就达到了1个多亿,突破了多项新技术。”

        当路过那一列13个机轮的主起落架时,上级也忍不住摸了摸坚硬的轮胎。

        “人体能正常生活的旋转最大角速度也不过2圈每分钟,所以前进号仅仅是一个开始,或者说验证型,未来的离心式空间站要提供0.6G左右的重力,旋转速度降到1.5转每分钟,半径约在240米左右,这样才能支撑数年的太空生活,为进入深空做准备。”

        当然,这些离现在还很远,但早做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况且前进号还可以作为太空港口的雏形,为人类提供划时代的常驻型太空港,使航天员不再需要每天长时间锻炼保证身体机能,节省出来的时间对于太空来说很宝贵。”

        深空航行或许对于地球上的其他人来说是只是一个设想,就算是看推到下个世纪都没问题,但林炬相信系统的任务只会越来越难,载人航天到载人登月的跨度就已经不小了。

        要是之后直接来一个建设木星科考站,那才真是傻眼。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