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SS5

第(2/2)页

合体也做好了发射准备。

        距离星舰SS-1发射刚好过去11个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SpecaX就要发射第五枚起飞推力超过6000吨的巨型火箭,让波音的SLS看了都不禁汗颜。

        <div  class="contentadv">        距离马斯克的一月一发口号喊出来也超过了一年,虽然SpecaX确实没有实现一月发射一次,但却做到了一个月保证制造一枚,甚至更多。

        多花的时间全部都在修复缺陷和改造上,通过密集的发射任务,星舰确实在不断取得进步。

        对于汤姆·穆勒来说,关于星舰组合体一次性发射所需的一切技术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前四次发射充分暴露了所有隐患,他确信已经改无可改,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SS-5发射计划。

        如果还是失败怎么办?

        不怎么办,收集问题继续改进,反正由NACA的采购输血,就是再炸五枚SpecaX也耗得起。

        和原世界线有些不同的是,因为特斯拉魔都超级工厂受阻,即使有阿美的制造业回流补贴,电动汽车业务也没有成为马斯克资金上的最大支柱。

        华国特斯拉完全只能依靠进口出售,经历重重关税之后在国产品牌面前毫无竞争力,几乎是被新安按在地上锤。

        不过航天业务却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以至于汤姆很想建议马斯克边缘化电动汽车,以NACA那些庞大的太空计划看,随便露出一部分都足够把SpecaX养成一个庞然巨物。

        他看向了专心盯着火箭参数的马斯克:

        “埃隆,你认为我们这次有多少可能成功?”

        “我们每一次都是在成功,只是从一个阶段的成功走向另一个阶段。”

        马斯克的回答很符合他一贯的性格,汤姆笑了笑:

        “那么我说,SS-5会成功入轨,不过离发射载荷还差很远。”

        “汤姆,你不相信舵面差动技术?”

        “我相信,但我不相信它能在十几马赫的速度下能够如你所愿。”

        汤姆最无奈的就是马斯克对于廉价的坚持,就像星舰飞船并没有姿态调控系统——RCS一样。

        不是不打算配备,而是马斯克想试试不使用传统RCS,仅靠发动机修正以及四个巨大的舵面来完成所需工作。

        此前他就是类似的思路让星舰带着钢铁外壳“裸奔”发射然后惨败,现在也是如此,只贴了一半的隔热瓦希望只用那一面来对抗大气层的烧蚀。

        从这些方面讲二级的星舰飞船就是个有发动机的钢铁壳子,重量大、振动强、无法承接高精度发射任务,同时预计只能把载荷送到150公里低轨,再往上就得凭借自己动力飞上去。

        到现在为止星舰飞船只达到了他预想中30%左右的完成度,离正式投入使用还差得远。

        哪怕这一次SS-5入轨也不意味着它能开始承接任务,星舰是一个超级大玩意,即使要搞定一次性发射需要都很不容易。

        最大的好处还是为NSS,一次性发射成功就意味着DARPA会拿着大把钞票投资核动力改造,那可是六角大楼的亲信,他们有数不尽的钱能够挥霍。

        汤姆知道为NSS核动力星舰准备的“太阳神5”核发动机进度比A105慢得多,早一天获得DARPA通过,星舰就能越早投入使用。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