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准备出海

第(1/2)页

第250章  准备出海    盛华三年十月十三。
    秦威收到了来自吕圣岛的捷报。
    吕圣王庭覆灭,吕圣王被生擒,整个吕圣岛上除了少部分顽抗分子之外,大部分城池都已经臣服。
    得到这样的结果,秦威的心情非常不错。
    吕圣王庭的覆灭意味着挡在大璃门前的最后一块绊脚石被搬开了,自此以后,从东南海域到琼天海域,三千里海域将任由大璃驰骋。
    也意味着秦威前往琼天海域的计划即将开启了。
    不过在前往琼天海域之前,他必须要朝堂上的事情安排好,不然等他去了琼天海域,大璃内部出了乱子,可就不好了。
    这一日上午。
    秦威将内阁和军机处诸位大臣招到书房中。
    内阁:狄仁杰、李儒、罗正、宋元阁、王路、付成毅、王守仁。
    军机处:白起、宇文成都、司徒长空、李集。
    同时还有言珍和李勋这两位大佬。
    自秦威登基之后,李勋和言珍就再也没有以前的清闲。
    以前老皇帝在位时,他们两人都是皇朝的顶梁柱,朝堂上的事情一般不需要他们插手,除非有必要,老皇帝都让他们在卿福山上清修。
    可秦威登基后,简直就是拿着两个老头子当苦力使唤,战斗什么就不需要多说了,只要秦威需要,他们就要出马。
    可问题上朝堂上的很多事情,秦威也要他们出面。
    官职制度改革时,言珍在吏部坐镇。
    军制改革时,李勋亲自在中军都督府坐镇。
    演武阁推广时,李勋出面会见了不少民间的江湖势力,并且召集了不少徒子徒孙加入演武阁。
    同样,如今官学延伸至乡镇,言珍也是四处奔波,监督各州学政。
    虽然他们不属于内阁和军机处,但是他们一直都在配合内阁和军机处。
    “对于吕圣岛的处理,你们有什么建议?”
    秦威对众人问道。
    “回陛下,内阁的意见是直接设州!”狄仁杰开口说道。
    吕圣岛其实并不小,其呈南北走向,南北长近两千里,东西宽有八百里左右。以吕圣岛新设一州完全可以。
    秦威微微颔首,设州是必须的。
    大璃原本有一京十三州,后来乌桓王庭覆灭,大璃多了一个盛州,这次吕圣王庭覆灭,肯定也要再设一州。
    不过比起盛州,吕圣岛要稍微麻烦一些,大璃设立盛州时,原本乌桓王庭的百姓基本上都跑干净了,只剩下小部分成为了大璃的子民,后来北地数州迁移了大量的百姓过去,圈地养马。管理起来相对要简单一些。
    可是吕圣王庭原本就有三千多万百姓,要将这些百姓全部纳入大璃之内,需要做的事情可要比盛州麻烦多了。
    但是吕圣岛地处大璃东南,是大璃进入东南海域的必经之地,大璃必须将其掌握在手中。
    “就以海州为名吧,组建三司衙门,调清寒江水师驻扎海州。改命为海州水师。”秦威道。
    清寒江水师是大璃三大水师之一,只是做内江水师,清寒江水师的战斗力远不如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所以这两年水师扩军、换军,清寒江水师都没有做。
    如今清寒江水师虽弱,但好在底子还算不错,以后可以慢慢扩军换装。
    “喏。”众臣应道。
    秦威又道:“明年年初,朕会亲自前往琼天海域!”
    众臣闻言,沉默不语。
    其实他们早就猜到了秦威想要前往琼天海域的想法,只是事到临头,他们多少有些忐忑。
    如今的秦威已经不是刚刚登基时的秦威了,刚刚登基时,朝堂上的众臣对他多少有些怀疑,怀疑他的能力,怀疑他是否能成为一代雄主。
    可是随着一项项改革实施,大璃的内政越来越好,朝堂的财政越来越富裕,众臣对秦威的信服也越来越高。
    而且这几年秦威也算是勤政,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会过问,并且将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这让朝臣将他视为主心骨。
    他若是离开,朝堂上难免人心浮动。
    秦威也清楚这些,所以他没有现在前往琼天海域,而是将时间定在三个月后,就是想给朝堂一个适应的时间。
    “从明天开始,朕不再上朝,早朝由狄爱卿主持!”
    “另外,自明日开始军机处总管皇朝军事,内阁总理皇朝政务,若遇到无法抉择,或者出现矛盾,无法形成统一意见的事情,则由诸位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眼前内阁七人、军机处四人,加上言珍和李勋,共计十三人。
    其中棋子人物有五人,虽然没有占到过半人数,但是剩下的人也不是一体的,不可能联合起来架空狄仁杰。
    再说,他还会将李寒衣和曹正淳留在皇城内坐镇,还有陆公公执掌司礼监,多方制衡,多方看顾,若是这样大璃还能出乱子,那才是怪事。
    “臣等遵旨!”狄仁杰等棋子人物先是躬身领旨。
    其余人相视一眼也跟着躬身领旨。
    ……
    皇城后宫花园中。
    天气微凉,花园内的花草已经逐渐凋零,但秋日的风景却显得格外的清爽和安逸。
    秦威与司徒千雪在花园中漫步。
    “陛下,可否带上臣妾?”司徒千雪一脸期待的看着秦威。
    司徒千雪的性格偏向温软,虽然她以前是北渊城的大小姐,但却因为不受重视没有养成飞扬跋扈的性格。
    而又因为一直生活在北渊城内,让她保持着一种傻乎乎的单纯。
    她不争不抢,不贪不妒,温软的让人感到舒服。
    或许作为一国之母,她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