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重启SSC

第(2/2)页

毛子吃的。
结果老老毛子没撑住,变成了老毛子,这个饼就没了用武之地,于是他们又想给华国吃。
但华国根本不吃这套,
虽然口口声声经常喊着要‘弯道超车’,但真要实际行动起来,全都是‘摸着鹰酱过河’,
甚至过河的方式还是小步快跑,生怕被石头绊倒掉进河里了……
憨厚老实,脚踏实地,是华国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谁能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华国突然又捡起这块饼来吃了!
如果随便换个人来吃这块饼,他们可能连研究会议都懒得开,顶多私下讨论暗暗窃喜,
但关键是,吃这块饼的人,是不断帮华国实现直线超车,让他们屡屡受挫的康驰!
他们不禁有些怀疑,难道歪打误撞,这条技术路线还真有可能实现?
当然,他们虽然有点慌,但也不至于直接就信了康驰,毕竟反重力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荒谬。
于是他们立即找了些专家学者,开始进行可行性分析。
大部分学者,虽然对康驰的态度表示了高度怀疑,但也没有直接把话说死,毕竟谁也不想被这个一直在创造奇迹的华国鬼才啪啪打脸。
不过一位来自波士顿大学的高能物理学家恩哈德·佩斯教授,却对康驰提出的方向非常赞同。
“不过我不认为造一个小型粒子对撞机,就能发现并捕获到反质荷,反质荷是更加前沿的高能物理研究,我们需要重启SSC项目,建造一个比LHC能量还高十倍以上的粒子对撞机!这也是为了实现反重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听到SSC项目,这位负责收集学者建议的六角大楼专员顿时就头大了。
更别是,张口就是要比LHC能量还要高十倍……
“好的……我会把您的意见如实呈报。”
“谢谢,不过我们已经针对此事,联合了物理学会及物理联合会,一起向柏宫递交重启SSC项目的申请,想必申请抵达的速度,可能比你们的汇报还更快……”
坏了!
这位专员一听,顿时就暗道不妙。
谁能想到这次的事情,竟然给了这帮搞高能物理的学者一个要钱造大型对撞机的借口。
在二战结束后,建设大型粒子加速器,一直都是西方各国物理学家和政客之间的博弈热门,更是科学进步、地区发展的标志。
一个个宏大的粒子对撞机项目,争先恐后地开始启动。
到了冷战时期,老老毛子和M国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个领域,1982年M国超导超级对撞机(SSC)计划被提了出来,目的是建造一个将质子加速到20TeV,比鸥洲LHC还要强三倍的对撞机。
但是在项目启动几年后,因为老老毛子没抗住,M国高能物理领域被领先的恐惧一扫而空。
于是建造这种扩日持久,并且费用高昂贵的大型科研装置是否真的有必要和意义,就成了各方探讨的主要话题。
曾经在M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担任主任的埃尔文·温伯格,原本是SSC项目的坚定有力支持者,但后来突然临阵倒戈,认为SSC项目百害无益。
“它会不会破坏科学?”
“它会不会在经济上毁了M国?”
“我们是否应该将这些资金,用于根除疾病,或者其他直接有助于人类福祉的努力,而不是用于太空旅行,或者粒子物理之类的‘奇观’装置上?”
他的这三个质问,立即赢得了一大批的支持者。
毕竟高能物理学的研究成果,通常很难在短期内带来实际效益,
彼时的M国虽然刚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但社会经济也为此疲惫不堪,
此时的他们,需要更加符合眼前实际利益的东西。
于是SSC项目,最终成了M国历史上最大的科学烂尾工程,短短几年时间,浪费了数百亿美元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它被迫停工的那天,无数科学家就预言,M国科学将很难再进步,甚至有人称之为M国科学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时过境迁,现在的情况,似乎又轮回到了1982年,
不管大家承不承认,一场东西脱钩和新冷战,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因此无论是出于科研还是政治需要,加上目前的经济基础尚且还行,如果有一大批高能物理学家向国会递交申请,SSC项目被重启,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康驰的这个采访,其实只是个导火索。
实际上他说的话到底可不可信,已经有点无关紧要了,大家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借口罢了。
一周后,柏宫正式接受了物理学会、物理联合会及一大批高能物理学者的提议和申请,开始对重启SSC项目召开了听证会,研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仅仅过了不到十天,这个方案就正式通过了,SSC项目被重启了!
不过柏宫也只批准了初期的十亿美元经费,后续要不要追加,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
——
“重启SSC项目?!”
当听到蔡耀斌告诉他,自己的那套瞎扯的发言,竟然真的让老M重启了一个吞金兽项目后,也不禁感到有些惊讶。
这时候反而轮到蔡耀斌有些担心了。
其实对于要不要建设属于自己的大型例子对撞机,华国也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声音,以杨院士为首的则认为现实收益不明显,而以王院士为首的则认为成本与成果是对等的,双方的争论持续了多年。
“你认为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真的搞出反重力技术,或者别的什么前沿黑科技?”
“嗯……我对前沿的科技理论不是很了解,但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现有的理论已经完全能够支持我们发展到外太空了,确实没必要在现阶段把资源投入到这方面的建设。”
“何况LHC已经非常强大了,我感觉在地表建设对撞机是有一个限制瓶颈的,和对撞能量大小无关……如果真要建设粒子对撞机,以后有机会可以直接在太空中建,彻底改变对撞机的环境后,说不定会有更大的发现和惊喜。”
说完之后,康驰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嗯,明白了……我会如实呈报你的意见,对了,涡扇30的进度怎么样了?”
“3月26日,有空一起去翱鹰基地么?”
“3月26日?!”
听到康驰连具体的日期都说出来了,蔡耀斌顿时激动得头皮都在发麻。
“当然有空,没空也得抽出空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